金秋时节,走进市中区万亩柑橘产业示范片,连片的柑橘林绿意盎然,枝繁叶茂,硕果挂满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2016年以来,市中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及市场优势,高品位、大气魄推进柑橘为主的万亩产业示范片建设。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发展柑橘产业达2万亩,其中2017年,成片新发展柑橘7500亩,已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
◇曹德强 本报记者 李乐 文/图
坚持规划引领 突出特色发展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
为了顺利有效推进万亩柑橘产业示范片(以下简称“示范片”)建设,市中区不仅特邀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指导柑橘产业规划工作,还先后专题召开柑橘产业规划相关会议16次,并经过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万亩现代柑橘产业示范片建设规划(2016~2020)》和《万亩柑橘产业示范片实施方案》。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分析问题,市中区终于确定了以黄河湖、桂溪河流域为柑橘产业核心区,寿溪河流域为柑橘产业辐射区,规划范围涉及永安、朝阳、凌家等8个镇111个村,面积约93平方公里,涵盖20万农业人口。
同时,通过“专家推荐+种植传统+市场认可”的方式做优柑橘品质,大力发展早熟、中晚熟、晚熟优质杂交柑橘和特色柠檬新品种,优选了日本杂柑、爱媛38号、晚熟春见、尤力克柠檬等7个优质柑橘品种,优质率达85%以上,实现当年9月至次年5月长达9个月的产果期。
培育经营主体 带动产业发展
市中区把示范片建设与返乡创业“回家”工程相结合,搭建创业平台,给予政策扶持,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共同推进示范片建设。
内江雷丰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雷丰公司”)负责人雷礼明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市中区相关部门的帮扶、政策支持下,几年来,该公司柑橘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该公司采用高换嫁接等新技术,种植不知火、春见等杂交柑橘中晚熟新品种,种植面积由朝阳村最初的500亩,不断扩展至黄桷桥村、下坝桥村、回龙桥村等4个村共计2600亩,以“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建立“借苗还果+技术兜底”“定向收购+二次分红”等多种联结机制,带动洪家寺村、周坡村、道子田村等3个村发展柑橘达2300亩。
2016年以来,市中区以示范片建设为契机,不断扶持龙头企业建基地、搞加工、促融合、带农户。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柑橘龙头企业2家,培育礼阳种植、福生园、黄老幺等种植合作社8家,发展青岗岭、农夫子、鑫聚鹏等柑橘种植家庭农场11家。
加强政策扶持 集中连片发展
为了进一步鼓励经营主体扩大种植柑橘规模、提高柑橘品质,市中区不断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在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同时,全力促进示范片发展,让人民群众从中收益。
在雷丰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市中区财政、农林等部门积极为其出谋划策,并指导其申请标准化园艺作物项目,最终获得了1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同时,区财政部门还根据相关扶持政策,给予了该公司每亩6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财政补助,支持柑橘产业发展。
“有了相关政策的扶持,特别是区财政部门的支持,我有信心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把柑橘产业做大做强。”雷礼明说。
2016年,市中区财政部门通过投资收益扶贫项目发展资金138万元“入股”雷丰公司,用于柑橘基地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果苗、肥料、农机设备等。
据市中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38万元投资收益扶贫项目资金中,除去柑橘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购买农资的费用,剩余资金将作为黄桷桥村68户219名贫困人口入股公司的“投资”,未来8年内,该公司除了每年向每户贫困户发放800元至1400元“分红”外,8年后,该公司还将偿还这笔入股资金,全部分给219名贫困人口。
“投资收益扶贫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带动了柑橘产业的发展,让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区财政局农业局股长刘宇说。
2016年以来,市中区结合农村改革、产业融合、返乡创业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奖励办法》,鼓励土地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为打造高品质柑橘标准化基地,出台《万亩柑橘产业示范片建设补助政策》和《万亩柑橘产业示范片实施方案》,明确1200元/亩的高标准建园、800元/亩的普通建园、600元/亩的品种改良基地(高换嫁接)三种补助标准,已兑现补助资金600余万元;建立资金整合使用平台,出台了《万亩柑橘产业示范片资金整合管理办法》,通过区农业产业发展建设规划委员会发挥涉农项目的整体合力、聚合效益和实施效果,已整合高标准农田、国土资源整理、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农业产业化发展等10余个涉农项目约6000万元投入柑橘产业,确保了项目资金向优势产业集中使用,合力推进示范片建设的新格局。
创新改革模式 助力脱贫攻坚
在示范片建设中,针对部分柑橘产业土地分散、细碎等问题,市中区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换现金、换股份、换保障的“三换模式”集中土地资源,并统一实施土地整理,实现小土变大土;在瓦堆湾、狮湾等13个贫困村推行产权股份化资本化、经营权集中化产业化、收益权明晰化持续化的“三权六化”收益扶贫模式,发展柑橘产业累计达1200余亩;在黄桷桥、回龙桥等村探索出“借苗还果”“借一还二”“借力还业”的“三借三还”产业脱贫带动模式,带动周边村发展春见种植2300余亩;在下坝桥村,总结形成了农户、村集体和公司三方合作共赢的土地入股-地生钱,资金入驻-钱生钱,农户入园-力生钱的“三生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张寒姬烨)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正赛4日晚于首体收官,中国双人滑组合隋文静/韩聪和于小雨/张昊在各自女伴单跳小有失误的情况下,得分仍遥遥领先,并分获冠、亚军;同样自由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