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粉丝经济的狂欢,却是背后的无限“浅薄”

来源:烟台晚报 2018-04-11 10:15   https://www.yybnet.net/

网络综艺《偶像练习生》收官,官方宣传了一把流量:78天,九人出道,微博热门话题阅读量超过125亿。业界惊叹,粉丝经济又达到了新高度!一个“又”字,表象是如今越来越疯狂的偶像市场。实质上,警钟已经敲响。当网络、商家与娱乐圈共同并且反复强调“流量至上”,一种非理性甚至近乎病态的粉丝文化正将越来越多青年人推向无限的“浅薄”。

以《偶像练习生》为例,其运作方式是由网站用户为自己喜欢的练习生投票,最终根据人气挑选九人组合出道。为了获取更多投票权,粉丝们可以购买赞助商产品或者视频网站专用投票定制卡。换言之,所谓才艺比拼,不过是流量决定胜负;所谓“公开投票”,不过是拼钱拼时间。

既然规则如此,那么钱和时间就成了不少粉丝最不在乎的事物。为偶像直接打款、哄抢代言商品的,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除了金钱,他们为此浪费的是更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无独有偶,去年的《中国有嘻哈》,内容一片狼藉,但在流量制胜的法则下,观众为了获取投票权而购买指定商品,仅一期节目就砸下数百万元。

当这些“借鉴”日本、韩国娱乐市场的“偶像养成”节目反复强调“流量至上”,用炫富斗富来彰显偶像影响力的做法,已被粉丝默认为最佳途径。由此还经常引发各类网络骂战。

当类似的“流量影响力”被一次次宣扬,演艺圈疏于创造、只愿遵从“流量至上”的懒惰逻辑,也就不足为奇。就像《偶像练习生》,虽然喊着“越努力,越幸运”的口号,但票选结果证明,用钱堆出的流量才是制胜关键。这些练习生,还没练好唱功,就被粉丝经济驱赶着成为利益链上的一个零件。平均20岁的艺人,还未真正成才,就被虚空的流量崇拜毁坏了成长期应有的心态。

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产生非比寻常的认同甚至钦慕,是人之常情。“我花我的钱,我追我的星”,也是如今许多花大钱追星者的心理映射。只是在精神文化消费的领域,倡导什么、引领什么,还是应当有清醒的思考,冷静的眼光,来区分高下优劣。尤其需要从业者警醒的是———什么样的节目机制,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粉丝文化。

无节制地放纵粉丝经济的狂欢,恐怕真正得益的只有赞助商和播出平台,输了的却是荧屏内外的花样少年。王彦

新闻推荐

【书评】 “深夜”之后又见食堂 □忘言

绿洲食堂》作者:(日)安倍夜郎、左古文男译者:苏琦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人类对美食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脚步,美食+漫画的形式,也成为美食达人和动漫达人的热爱题材。《深夜食堂》作者安倍夜郎与左...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粉丝经济的狂欢,却是背后的无限“浅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