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女士演讲中讲到一个故事,她很小的时候,家里穷,父母从乡下调回城市,分到一套四十来平方米的小房间,很窄,很破,很脏,很乱。但母亲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买了沙发,买了桌布,缝制了地毯铺在地上,重新刷了墙壁,让父亲做了一个合适的茶几,亲手设计了房间格局。
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变成两个小卧室和一个客厅的小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每一次回家,我都感觉到无比温馨、温暖。父母告诉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对生活的审美与热情。”
林清玄先生说:“工匠把一把椅子做到无懈可击,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种出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
这就是生活态度,不将就,不凑合,即使贫穷,也要活得有滋味,即使深埋烟火气,也要有味道。有美的欣赏,才会有美的生活。
演员黄渤喜欢摄影,他的图片往往能抓住某一瞬间的简单画面,再看,觉得无比美好。
有一次黄渤在拍戏,海边,风浪很大。拍完戏,很累,黄渤沿着海滩走,提着单反,慢慢踱步。忽然,不经意间瞥到海边一块小石头上,一只小虫趴在那儿。黄渤觉得很有意思,凑过去看。“我发现它面对浩浩荡荡的海面,好像胸有成竹要做出重大决定,或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黄渤拿出单反,小心翼翼咔嚓,拍下了一只海边小虫沉思人生的画面。
多数时候,生命的美意,是以一个个平凡瞬间呈现给你,只有你懂得,才会觉得动人。
王小波躺在草地上放牛的时候,觉得生命充满美意。“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金圣叹《不亦快哉三十三则》中,令他觉得美好、有趣的,都是细碎的琐事:
“夏日里,披着头,光着脚,自己撑着凉伞遮太阳,看壮汉一边唱吴歌、一边踏桔槔。水一下子汹涌而上,仿佛翻银滚雪。不亦快哉!”
“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
“存得三四癞疮於私处,时呼热汤关门澡之。不亦快哉!”
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的瞬间,但也是生命里最珍贵的部分。
看过一篇文章,《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正在来临》。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断做物质加法——为家里添置冰箱,买回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买辆车……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到‘全副武装’的过程,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什么时代,做减法的时代。
减少你的占有欲,回归到朴素纯真的生活,不再依靠占有财富,获得幸福。正如日本美学作家山下英子所说:“用最少的物质,满足最大的需求。”
在这个时代,审美力,才会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学会感知生命那些很短小的瞬间。多年以后,树下有风,桌上有茶,你会老去,我会掉牙,是生命力最感动的画面。
(《新商报》)
新闻推荐
记者|赵阳戈涨时疯狂,减时利落。暴涨后兴齐眼药(300573.SZ)的一则减持公告,令人开眼。据4月26日披露,兴齐眼药董事、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