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你知,或不知,税就在那里 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我们在税收方面的很多知识,还在普及阶段

来源:柳州晚报 2011-04-28 22:05   https://www.yybnet.net/

■传说一:

馒头税是什么税?

【传说】

2011年2月,山东政协委员、济南民天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潘耀民提案称馒头税的税率高达17%。

潘耀民委员认为,税率过高既不科学,还增加百姓消费的负担,更不利于食品安全。

如果不是政协委员潘耀民的一份提案,包括很多记者在内的公众都还不知道“馒头税”,而且其税率高达17%。潘耀民委员认为,17%的“馒头税”设置税率过高,既不科学,还增加百姓消费的负担,更不利于食品安全。现在老百姓对超市的馒头价格有很大抱怨,一个大馒头就得一元两角,但“馒头税”的税率却高达17%,这意味着老百姓买馒头的每一元中就有近两角钱的税。

【回应】

不少网友十分错愕,诘问:“天下奇闻,吃馒头也要交税?”其实,现有税制并没有设置馒头税,所谓“馒头税”不是仅针对馒头的税,而是面向所有消费品的一种税,就是众所周知的增值税,即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一般为17%,低税率为13%。

所谓17%并非消费品售价的17%,而是其税前利润的17%。明白这个规定,网友也许就会少一些错愕和愤怒。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解释称:第一,目前我国没有“馒头税”这一税种,山东省各级国税机关未擅自开征“馒头税”。馒头产品执行17%的增值税税率符合国家税法规定。

■传说二:

三险一金不是税

【传说】

“一个月收入为1万元的白领,每月要拿出6600元来缴税。”近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则帖子,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帖子称:“月收入1万,要缴14%个税,12%公积金,8%养老保险,4%医疗失业险,合计3800元,剩6200元。”

【回应】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刘佐:根据税法规定,并不是全部的工薪收入都要缴个人所得税,而是要先扣除按照工薪收入计算缴纳的“三险一金”,再依法扣除2000元个税起征点,剩下的部分才缴个人所得税。月收入10000元,扣除23%的“三险一金”(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8% 、医疗保险费2% 、失业保险费1% 、住房公积金12%)2300元,再依法扣除2000元,余下的收入是5700元,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是765元,占10000元收入的7.65%。“所以,收入10000元要缴14%个税的说法显然不准确。”刘佐说。

刘佐说,把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当成税收,是明显错误的。“就拿住房公积金来说,个人缴的12%,加上单位缴的12%,都被存入个人账户,既可以用于本人现在买房,也可以在本人退休以后连本带利一并提取。

也就是说,不论是个人缴的还是单位缴的公积金,最后都是归个人支配的收入。”

■传说三:

增值税转嫁消费者?

【传说】

也是同一个帖子称,如果拿出6200元全部消费,需要为消费的商品埋单17%增值税、28%各种杂税约2800元。 

【回应】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介绍说,在生产 、流通 、消费整个过程中,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可能把一部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但并非全部转嫁给消费者。当商品供大于求时,税负是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的,只有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家才可能将税负全部转嫁给消费者。而目前我国市场大多数商品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所以“消费者为消费的商品负担17%的增值税”是很极端的说法。至于帖子中提到的28%的杂税(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 、教育附加费等),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这些税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存在的。

刘佐说,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税率分为17% 、13%和0三档,营业税税率按不同行业分为3% 、5%等不同档次。

上述两种税是分别征收的,征了增值税的商品就不再征营业税。就算税负都由消费者“埋单”,不同商品的税负也不尽相同。比如,家用电器的增值税税率是17%,书籍的增值税税率是13%,饭店的营业税税率是5%。也有一些商品 、劳务和纳税人可以依法免税,如农民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公立学校收取的学费免征营业税。

■传说四:

明星纳税潜规则

【传说】

相关资料显示,高收入人群缴纳个税仍是个行业难题。10年前广东地税所一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记录表明,高收入阶层所缴纳的比例仅占2.33%,而从全国范围看,工薪纳税要占到40%至70%,这种比例显示了严重问题。如今,业内人士普遍反映,以眼下正值峰值的文化产业为例,高收入人群纳税额度应该占个税主流,但纳税群体基数却仍然很小。

明星、球星普遍都拿取税后酬劳,这可谓中国的一个特色现象,也饱受制作公司诟病。“明星的个人所得税就不应该由出品方代扣代缴,只有个人自己上税才能担起应负的责任。”一位制作人直陈,行业内常年存在的“税后片酬”是个痼疾。

何谓“税后片酬”?其中又有什么讲究?一位不愿具名的导演介绍道,根据现行税法规定,由于“源泉扣缴”便于管理,明星跟普通工薪阶层一样,其个人所得税由雇佣公司代扣代缴。

理论上讲,每个明星对应的市场身价应该包含其应缴纳的个税,但在实际谈判中,明星普遍处于强势,不但要拿“行价”,而且个税由出品方自己解决,不然就免谈。“也就是说,比如圈内认可的某明星出场费是多少,这个出场费应该是税前的。一些小演员我们给代扣税也就扣了,但越是大腕越要求这是公司上完税之后实际支付他的数目。”他认为,从表面上看,明星们是遵纪守法了,实际是转嫁成本 、旱涝保收,这已经成为影视产业的一种陋习。

【回应】

北京大学文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喻文益认为,随着影视演艺产业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必将驱使机构的合作越来越规范,行业操作者会越来越谨慎,从目前看,一些较大的文化公司纳税已经比较规范,中小公司在这方面进步不大。以影视产业为例,相比前几年,投资主体越来越清晰,通常采用股权合作方式,前期涉及不到利润和税务问题;另外,很多公司正在瞄准上市的目标,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良好的税务记录。就明星来说,现在单身演员越来越少,通常都有经纪公司,这些专业的公司会在税务问题上代明星先期把关,操作也相对规范。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国家药监局严打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 自制火锅底料成分须公示

...

相关新闻:
醉卧路边险失钱包2011-04-30 22:01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你知,或不知,税就在那里 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我们在税收方面的很多知识,还在普及阶段)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