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川新城航拍照片!!三年前,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大地震后的汶川,悲情满怀。
一年前,红旗招展,机器轰鸣。重建中的汶川,大爱如山。
今天,天翻地覆,笑靥如花。重生的汶川,处处生机勃勃。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从物质基础到精神文化,经过三年重建的汶川地震灾区,站到了腾飞的新起点上。
三年重建,打造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新平台
汶川县,水磨镇。
依山而建的水磨羌城,整修一新的禅寿老街,如今远近闻名。美食一条街、展馆一条街……各条藏羌特色街道上游客如云,生意火暴,店铺租金持续上涨。
震前,水磨镇是阿坝州的重工业基地,烟囱林立,污水横流。广东佛山的对口援建,像魔术师的妙手,让重生的水磨焕然一新。2009年,水磨镇被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成了汶川县一张亮丽的名片。
脱胎换骨的水磨镇,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腾飞跨越的一个缩影。
三年来,国家共投入灾后重建资金10205亿元。今天,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已完成灾后重建规划项目的95%,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
—— —断壁残垣和成片的活动板房消失了,崭新的农房和居民小区,彻底改变了城乡面貌;—— —笔直的公路代替了九曲盘山道,不断延伸的高速公路和乡村道路,从根本上改写了蜀道难的出行历史;—— — 塑胶跑道的运动场、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气派漂亮的医院和文体活动中心,有着无障碍设施的康复中心、敬老院,从无到有、从旧到新;……在新的发展平台上,灾区的“造血”能力不断增强。
从汶川到绵阳,从甘肃文县到陕西宁强,三年间,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乡村面貌一新,一片片果园布满山岗,一家家企业建成投产……地震灾区正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起航。
三年重建,锻造出不屈不挠、感恩奋进的新境界
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三年重建,锻造出灾区群众知恩图报、奋发向上的优秀品格。
今天,走在各个重建点,一个突出的印象是村镇整洁有序,人们和谐相处。污水进入处理管网,垃圾有人专门收集,自觉维护美丽新家园成了人们一致的愿望。
“震前这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到处是泥水,人人打赤脚。现在铺上了石板路,穿皮鞋也不怕脏了。这么干净,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当地村民说。
“党的恩情永不忘,对口援建记心上。艰苦奋斗不能丢,回报社会永不休。”这是青川人民今天喊出的响亮口号。
“灾后重建结束后,我们必须重点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让住进新房的老百姓更快地富起来,一个是如何共同打造好青川未来发展的‘生态 ’环境。”青川县委书记向此德说。
今天的青川,已经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通过3到5年的努力,把青川建设成为生态产品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县。
党和政府的真情关心,灾后重建的巨大成果,精神重建的种种努力,是疗治灾区群众心灵创伤的良药。曾经想自杀的伤残者今天成了心理志愿者,痛失所爱的人们开始组建新的家庭,获得新生的村寨再次响起了欢乐的笑声……三年重建,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时代精神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良好的精神风貌,奠定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基础。
三年重建,是比抗震救灾更为艰巨的任务,是一场更为复杂、更具挑战的考验。广大党员干部以勤勤恳恳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果,交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灾后重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极大地改善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罗江县,白马关镇。
灾后重建中,需要村民从受损的分散居住点集中到新村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尹华保想不通,带头抵制。
2008年9月一个大暴雨的晚上,县领导冒雨挨家挨户看望受灾群众。在他家帐篷,县委书记卢也说:“工作没做好,对不起老百姓,下一步一定要让大家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受到了感动的尹华保说:“有你这句话,我以后再不当‘刁民 ’了。”他在村里第一个签了搬迁协议,还主动动员其他村民搬迁。
灾后重建,民生为首—— —三年间,灾区各级党组织更加关注民生。扶贫济困、富县强民,成为基层党委政府共同的执政理念。
科学重建,和谐重建—— —三年间,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三年重建,三年跨越,三年辉煌。
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在灾后重建中充分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历三年恢复重建的地震灾区正在大步走向光明的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着90年光辉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人民不断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巡警最近又成功破4起盗窃电动车案,从破案情况分析—— — “电驴”疏于防范易被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