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猪”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前,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湖南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特大制售“瘦肉精”案件,整个案件涉案金额高达3000多万元,涉及全国16个
省市。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
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一起特大“瘦肉精”案
2010年6月,湖南省隆回县畜牧部门对一名养猪户贩运的生猪做常规检测,发现这些生猪的尿样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呈阳性。
当地畜牧部门对生猪饲养户所用的饲料检测后发现,12个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含量为401mg/kg。
此后,湖南警方立刻成立了专案组,很快抓获了在隆回县和邵阳市销售添加了“莱克多巴胺”的4名饲料经销商。经审讯,警方获得了瘦肉精饲料的来源—— —江西省南昌县小蓝经济工业开发区下面的一个公司,负责人名叫曹宗盛。
然而,曹宗盛被抓获后,他的上线“沈叶冬”切断了原来和曹宗盛联系的所有渠道,从警方的视线中消失了。办案人员历经周折,2011年3月4日终于在湖北将其抓获,原来“沈叶冬”的真名叫罗凡。
据罗凡供述,曹宗盛只是他的一个下线,他在全国还有16个省市有他的下线。他经销的莱克多巴胺主要由他的两个上线—— —陈秋良和天津的“张姐”提供的。
此后,专案组民警辗转往返于多个城市,于今年3月22日在浙江将陈秋良抓获,并在当晚就查封了他位于浙江奉化的一个加工窝点。3月23日晚,专案组连夜赶到江西九江市,将陈秋良刚搬迁至此的生产线查封,当场扣押半成品420公斤,原材料510公斤,查封生产机械27件。
4月1日,警方在江苏常州一个隐蔽仓库内,查获大量的莱克多巴胺成品。4月9日,在常州另一个仓库内,查获莱克多巴胺成品560公斤。4月9日夜,在无锡查获大量商标、包装物等物品。
产销链条严格保密
在进一步调查中,执法部门发现这条瘦肉精产销链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整个产销链条都处于严格的保密状态,另一个是非法生产和销售瘦肉精收益巨大。
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罗凡在与上线和下线联系时,利用20多个假身份证变换身份。专案组的办案人员还在罗凡的住处查获了银行卡27张,网银U盾11个,手机卡30张,以及作案用的手机8部。在整个瘦肉精的非法交易过程中,罗凡一般不和对方见面,而是通过互联网完成。即使这样,罗凡也还是经常变换发货地点,国内快递公司几乎都被他用过一遍。
产销瘦肉精牟取暴利
负责生产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陈秋良告诉央视记者,生产莱克多巴胺利润丰厚,他投入的500万本钱现在已经收回了。“生产一公斤原料成本900元,生产成本100元,可获200元利润”,陈秋良以每公斤1200元左右的价格将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卖给罗凡等其他经销商。而罗凡等人则会以每公斤2200元左右的价格将瘦肉精卖给曹宗盛等饲料加工商,从中牟取巨额利润。
据曹宗盛交代,他三年内购买了八九百公斤的莱克多巴胺。
每吨全价料里面,加入20克左右。在这起案件当中,警方确认仅陈秋良一个加工厂,一个月就可以生产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一吨左右,按照一吨饲料里加20克左右的莱克多巴胺的比例计算,这些莱克多巴胺足以生产5万吨瘦肉精饲料。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