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烟笼罩下的“重金属”生活
位于德清县新市工业园区的海久电池,是德清县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记者看到,由海久公司通向孟溪村的一条水渠,散发着臭味,表面飘满了绿色的青苔。
建厂以来从未有过环保违规记录,又通过极为严格的ISO14000环保认证,一年前还通过上市前的环保核查,然而就是这个堪称“环保标兵”的浙江德清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却被曝出是当地居民“血铅超标”事件的“祸根”。
截至11日,300个送检样本中,就有31个超标,其中11个是孩子,还有1000多个血液样本正在检测,血铅中毒人数还可能增加。
对此,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的解释是“职工下班离厂没有洗澡换衣服”引起的。该公司副总经理赵国根接受采访时说,这“应该是一个偶发性事件,不是个必然性事件”。
企业上市重要还是百姓健康重要
记者调查发现,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一年前却通过了上市环保审查。浙江省环保厅官网上“关于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情况的公示”认为,“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要求”。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2010年4月出具的报告中这样表述:(海久电池)在严格执行本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污染物经处理后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在公众参与部分,报告书认为:所有调查对象(100%的团体、100%的个人)对周围环境现状认为较好或一般,无人认为周围环境现状不理想。
然而,血铅事件发生后,浙江省环保厅上报给浙江省有关部门的相关材料却显示,该公司存在环境影响问题,环评部门和当地政府早已知情———“2010年,该公司委托省环科院编制上市环保核查报告,在核查过程中,发现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尚有113户居民应该搬迁。
别让财大气粗成了“绿色”通行证
德清县政府2010年3月出具承诺函,承诺在一年半内完成卫生防护距离内113户的拆迁工作。但是目前,只有25户完成了搬迁。”
“在上市和老百姓的健康之间,选择什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为什么现实中政府往往会为了上市而庇护企业,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浙江省委党校副教育长吴锦良说。
事实上,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明星示范企业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的祸端,这些年来已经屡见不鲜。“大企业由于税收、就业的贡献,在地方上往往备受呵护,各种检查往往一路绿灯,甚至受到政府的额外庇护。”吴锦良说,“大企业酿成大祸的教训已经够多,这种应该引起足够警惕,别让企业的财大气粗成了‘绿色\’通行证。”
德清“血铅事件”已引起浙江省高度重视,日前全省对登记在册的273家蓄电池企业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已经有213家企业被停产整治。新华社杭州5月14日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郑州11月5日专电河南省项城市水新公路的汾河板桥5日5时许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一辆满载沙子的重型卡车和一辆微型面包车落水,一辆出租车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