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的养生意识

来源:玉林日报 2011-12-26 06:26   https://www.yybnet.net/

我今年八十七岁,已是耄耋之年。能吃能睡,不戴老花镜也能读报,因为我自认还未到风烛残年,所以也极力避免老态龙钟。虽然有点腰酸背痛,走路是慢了一些,我还是力挺腰板,一步一步向前。

我生于1925年。40岁那年,我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全家被清洗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长达十二年,生活十分艰苦。有个别和我同命运的人,为了逃脱厄运,自杀了。我却在心理上使自己得到解脱,我想许多农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农村,我为什么不能耕田养活自己呢!就这样我们度过了艰难绝顶的十几年,并且把孩子们养大了。到了50多岁终于得到落实政策,恢复工作,还是当我的中学教导主任,后来,又调入党校,评为高级讲师。十多年的体力劳动,对我的身体健康也起了良好的作用。现任广西一个集团公司总裁的小儿子说:不要老埋怨那个时代,如果不经过这样的磨炼,可能也没有我们的今天。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预测,道路怎样坎坷,你也得闯过去;即使干得轰轰烈烈无限风光,也将成为过去。我们的先贤先哲都是非常豁达的:元代的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一开头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曹操、刘备、孙权都是英雄一世的人物。辛弃疾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曹、刘、孙也包括历代喜欢别人高呼万岁的帝王,都逃不掉“东逝水”的结局。清代的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也说:“功名富贵无凭据……水流花谢知何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说得更明白:“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终身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著名的学者林语堂说过:“有旺盛的生存欲的人,寿命一定长;反之,遇事颓丧,终日愁眉不展,心胸狭小的人,必多早逝。”英国的哲学家罗素说得更好,他说,你的兴趣和活力既广泛又浓烈,就根本没工夫去留意自己在衰老,“这就是保持年轻的最佳方法”。

所以,人就得认命,不要计较得失荣枯,不要以此折磨自己。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福、禄、寿、考”之说,我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考”。所谓“考”,即老而善终也。活得老,无疾病苦痛离世就是“考”。死是必然的归宿,谁也逃避不了。有位老干部活了80多岁,在和别人通电话的时候突然逝去,这就是“考”。我的祖母61岁,1945年患肿瘤逝去,我的外祖母73岁在土改时活活饿死,都不是“考”。

活了大半生,我没有什么遗憾。引以为幸的是我写了四本散文集,记述了我一生的生活历程,子孙后代会从我的作品中知道一个人应该怎样趋吉避凶,无愧于己,无损于人。我10多岁上初中,学校门口一副大字对联写道:“顶天立地,继往开来”。告诉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这对联永远在激励着我。

俗语云:“人死留名,雁过留声”。人在死后,人们说他是个好人就够了,并不在乎他生前职位的高低,也不在乎他遗产的多少。

新闻推荐

DIY 验房八步曲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的养生意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