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个人信息安全已成社会“揪心之问”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1-04 01:46   https://www.yybnet.net/

岁末年初,国内多家网站接连身陷“信息泄露门”,再次引发社会公众的强烈担忧。事实上,不管是在互联网还是现实社会领域,当前个人信息泄漏确有蔓延之势,给个人生活造成困扰,更严重的伤及社会诚信氛围。面对此种乱象,如何在制度层面加以防范和打击已经迫在眉睫。

购房之后装修骚扰电话不断、购车之后保险公司随之提供“贴心”服务、生完孩子之后立马被各种母婴服务机构盯上、高招过程中一些莫名其妙的“录取通知书”直接寄到考生家里……现实生活中,因个人信息泄漏导致的烦心事已经司空见惯,多数民众都感受过“被泄漏”的困扰。调查甚至显示,一些部门和行业已经形成了交换、贩卖个人信息获利的灰色利益链条。

信息泄漏,对个人来说不仅可能面临着骚扰缠身,更给诈骗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当“谁来保护我的信息安全”成为公众的揪心之问,一些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公权机构难辞其咎,长此以往,必将伤害到全社会的诚信氛围和公众“安全感”指数。鉴于个人信息泄漏的高发及其背后的利益驱动,对当前的个人信息泄漏频发问题不能仅仅依赖技术渠道解决,更不能以“未造成重大影响”的理由等闲视之,而应纳入社会管理规范和法律监管范畴,从制度层面探索解决之道。

人们注意到,制度建设滞后是导致个人信息泄漏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现行的《刑法》、《居民身份证法》等都对泄漏个人信息行为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但并没有广泛适用于各行各业,对房地产、网络以及各种调查公司等“非公权力”单位和一些不法商人的个人行为难以起到约束作用。此外,个人信息泄漏由于个人取证非常困难,维权成本偏高,导致大多数被侵权人只好忍气吞声;一些违法违规的侵权案件查处不力,制裁不到位,没有起到真正的惩戒示范作用。为此,国家应尽早出台有关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处理个人信息泄漏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此次互联网大面积个人信息泄漏事件仍在调查、评估过程中,我们在等待真相和结果的同时,也愿此次事件能为个人信息安全敲响警钟,期待在制度约束、行业自律和公民自保的努力下,“个人信息安全”不再是一句纸面上的空话。

新闻推荐

江苏南京持枪抢劫案侦破攻坚警方全面布控 每日8万人上路排查劫匪

据报道,1月6日上午,南京市下关区发生了一起持枪抢劫案,犯罪嫌疑人枪击打死一名男子,抢劫20万后逃窜。截至目前,南京“1·6”持枪抢劫案嫌犯仍然在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个人信息安全已成社会“揪心之问”)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