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关于莱芜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2月3日在莱芜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来源:莱芜日报 2012-02-09 21:51   https://www.yybnet.net/

莱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任旭东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提交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较好地完成了2011年计划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25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9.2亿元,增长11.1%,增速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完成税收总收入78.4亿元,增长19%,增速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09元,增长12%,增幅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26元,增长15.8%,增幅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平稳增长。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农业生产平稳增长,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增长3%。工业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4.7亿元,增长1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1.5亿元、利税61.1亿元、利润3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28.8%、47.4%。服务业效益增加,实现服务业税收21.8亿元,同比增长17.8%。

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着力提升一产、做强二产、突破三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4:60.8:32.8,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非钢产业占比提高,钢铁产业与非钢产业结构调整为55.7:44.3,非钢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4.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新发展私营企业1580家,个体工商户5673户。节能减排完成目标任务,预计单位GDP耗能下降3.7%,单位生产总值CO

2

排放量下降3.73%,化学需氧量、SO

2

、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1.48%、2.5%、0.55%、1.32%。

需求动力比较充足。一是投资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1亿元,增长20%;50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1.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6.5%;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完成引资额13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亿美元。二是消费持续趋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8.4亿元,增长16%。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销售增长均在40%以上。三是进出口高速增长。完成进出口总值35.8亿美元,同比增长35.2%。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一是统筹城乡改革顺利推进。“两新”工程进展良好,9个示范镇开工28个项目,启动农村新社区建设项目66个,完成农房建设1.57万户,完成“城中村”拆迁169万平方米,建设241万平方米;以“两股两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34个村、2.26万亩土地实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14个村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二是民生状况继续改善。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实施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养老保险的城乡全覆盖。34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523种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完成560户城市住房保障任务,开工建设1884套保障性住房。其它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新进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得益于全市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莱芜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下一步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总的来看,今年经济发展环境极其复杂,既给莱芜市带来诸多困难挑战,也蕴含着较大发展机遇。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欧债危机持续发酵,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加剧,将严重制约全市出口增长。但国际环境危中有机,在全球经济疲弱的情况下,各类生产要素急于寻找新的出路,有利于我们利用国外资源、技术、人才和市场。我国一些领域风险隐患逐步显现,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选择。但国内政策环境总体向好,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近期政策导向看,财政政策重在结构性减税、促进“双保”,货币政策突出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产业政策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国家经济政策的适时适度调整,为莱芜市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就莱芜市而言,一方面,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强;发展方式粗放,节能减排压力明显;社会建设任务繁重,民生保障水平需要提高。同时,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给莱芜市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钢铁产业形势仍不乐观,企业成本不断增加,资金比较短缺,投资增长受到制约,出口难度加大等等,经济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不容低估。另一方面,市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积极推进大项目、大招商、大建设,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粗略估算,钢铁、机械、采矿、化工、建材、食品、电子等七个行业可增加产值155亿元以上、增加值35亿元左右,拉动全市GDP增长5.6个百分点左右。投资项目比较充足,初步调度,99个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2012年预计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莱芜段、莱芜电厂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莱钢产品升级改造等几个大项目将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随着“大项目建设推进年”的实施,一批大项目将落户莱芜,投资可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也完全具备。总之,当前莱芜市经济发展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决战阶段、科学跨越的关键时期。做好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奋起赶超、科学跨越”主题,围绕“产业提升、城建提速、民生改善”目标,大力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着力壮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着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和服务功能;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3‰以下,节能减排完成省政府下达指标。

四、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

重点和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大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促进投资快速增长。牢固树立“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的理念,按照“传统产业升级新上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招商引资引进落地一批,城市形象提升建设一批”的要求,把产业发展项目,尤其是创税能力强的工业大项目作为推进工作的重点。强化政策扶持,研究制定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大项目建设;做好对上争取工作,根据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计划盘子,更多地为大项目建设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抓住国家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机遇,严格落实政府各项承诺,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年内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增长20%以上;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发挥各类招商渠道的作用,引进一批支撑带动力强的产业龙头项目,完成招商引资165亿元,利用外资1.2亿美元。健全工作机制,定期调度督查大项目进展情况,建立市级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开展集中并联审批,完善行政问责和奖惩机制,努力实现大项目建设新突破,确保全市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不少于30个、过亿元的项目不少于100个。

(二)大力振兴工业经济,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按照“主导产业均衡化、产业发展集群化、项目聚集园区化”的要求,坚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抓,加快构建“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足”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利税总额增长15%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2%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2%。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抓住山东省启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的机遇,抓好莱钢、泰钢、九羊升级改造项目,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打造技术先进、利润稳定、能够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高端产品。引导钢铁企业积极向下游产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面,做大后续产业,推进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建设,谋划建设不锈钢加工、机械制造、粉末冶金等产业园区,打造钢铁产业集群。加快莱芜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汇源工业园二期工程、五矿重机等项目建设,推动非钢产业快速发展。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精细化工等基础较好、优势突出的产业,坚持“规划引导、项目支撑、市场培育、技术创新和园区聚集”的发展原则,重点支持莱钢粉末冶金、爱地高分子、固德化工等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汶河化工氟材料园、新艺粉末冶金制品、金雷风电主轴、金鼎挠性覆铜板、义和电子PI膜、歌尔声学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三是高度重视节能减排。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严格目标责任,突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快节能改造和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积极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围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水平”的目标,加快“三大载体”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用足用好市服务业引导资金,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服务业发展,确保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以建设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为契机,办好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加快恒大特色旅游小镇、文昌文化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旅游度假区。抓好齐鲁钢铁物流园、莱城工业区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全市服务业的主体,全市重点调度的服务业园区入园企业力争达到240家,(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心与心的叠加——— 莱城区凤城街道项目建设观察

通讯员 孙正力4月底,笔者走访莱城区凤城街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尤其大项目建设更是强劲,处处洋溢着蓬勃态势,旧村改造如火如荼,新建高新技术产业园日新月异……中心与信心凤城街道...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关于莱芜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2月3日在莱芜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