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娶妻成家有了孩子之后,才理解了母亲喜欢“惜存”的深刻含义,正因为“惜存”这两个字,铸成了我对母亲感恩的本性与情操。
小时候,每年吃肉要等腊月,自以后腊月宰牛猪就会饱餐尝美味。当宰了猪后,母亲却随便给我们兄弟几个每人一点肥肉和一个小骨头后,说:“再不能多吃了,剩下的存起来,过年招呼亲戚”。使我们不高兴地撅着嘴,嚷闹母亲,可母亲不以为然,就是不让多吃。
母亲不只是惜存肉,其他食物还是照样惜存。若父亲从外给我们买好吃的或是亲戚送来的食品,她给我们均少分点后就锁在柜子里惜存起来,但她自己一点也舍不得吃。时间长了,有些食物长了毛,这时她才取出,说:“孩子,快吃,扔了可惜,不要糟食”,我们只好搓毛除皮咽下肚。
当我步入社会谋生的那个年代里,农村妇女时兴用豆角个儿进城换旧衣服,母亲给我换了条裤子,用蓝颜料染了一遍,放在柜子里让我外出学习时才穿。俗言道:“亲戚盼的亲戚有”。可是我家兄弟多、年龄小、收入微薄,又无什么富有的亲戚可揩油水。但有幸的是那条裤子经包装加工后送穿上,称得上是同社同龄青年中的“潇洒者”。惜存使我们常生母亲的气,一直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埋怨着能够惜存下多少?然而,正是有了母亲的这种持家惜存,才使我们从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生活条件虽差,但全家大小从未断炊。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我不知道母亲是从什么时候变老的。但我心里明白,满头华发让人看了心惊胆战。岁月不饶人啊,可是母亲惜存的良好作风和勤俭美德在我们兄弟身上未丢,并得以传承和发扬,使我们从小无任何嗜好,以艰苦朴素为本去学习工作。
命运坎坷的我三上手术台,落下终生残疾,紧接着妻子又英年早逝。在既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拉扯三个孩子长大的同时,又悄悄地爱好上了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随着我的名字一次一次地在报纸上“亮相”,邻居同事来我家不为别的,只想让我用得到的稿费打一斤喧一会,说什么“暖一下……”这些,我不予理睬,视而不见。将得到的稿费狮子滚绣球,全部用在了订阅报刊和买稿纸、邮票、信封上。去年,将积攒下的稿费买回了一台崭新的电脑,为文学创作的方便快捷创造了条件。
别人劝我再续妻室,而我却心灰意冷,谁会眼睁睁地给一个残疾人做妻子呢。孰不料,后来的丈人则给我现在的妻子敦告:“你若还想走一步,就去找他,他会过日子”。他,指的是我。妻子原来的丈夫在一次拆迁事故中丧生,过了三周年后,欣然地来到我家:“不图你的相貌和钱财,是你的才华与勤俭吸引了我”。两个破碎的家庭组合成了一个新的家庭,除和睦相处之外,我时常用“薄削细切,多待一桌”、“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等母亲传给我的谚语治理家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妻子勤俭持家,子女讲究朴素,令村里的人对我家刮目相看。因为我既不是大款,又未吃财政饭,却供出了一个大学生,两个中专生,未欠下亲友的债。在西北师范大学上学的儿子在学校不乱花钱,一门心思地放在学习上,今年获得七个奖项,考虑到我的腿,用获得的奖学金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并说他能有今天,百分之八十来自于我对他的教养、感化着他有了“好儿不吃自家田”的良好作风,艰苦朴素,自食其力,成为他的目标和追求。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家人日子过得殷实幸福,我在感到欣慰和知足时,最难以忘却的就是水有源、木有根,感恩母亲传于我们的惜存。惜存是我觉得与生命同等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可丢弃!
新闻推荐
我在上个月大选当中获得我的老板同意再雇佣我四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某活动开幕致辞时称台湾人民为老板,引发台下听众满堂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