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区级大部门的领导职数情况近日遭到了网友的围观,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的“一正十九副”尤其备受诟病。3月18日,佛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正式回应,表示网友反映的情况确实存在,属于大部制改革过渡时期的做法。(据《羊城晚报》)
其实,即便没有这一回应,细细思量一下也不足为奇。“大部制”的要求以及干部任用制度的现状都明摆在那里。二者应该相辅相成,比方“大部制”改革建立在干部任用制度“良性”的基础上,但现在后者的步伐明显没有跟上前者,跛脚得很。
“大部制”讲究的合并,是行政“职能”的合并,并非官员“职数”的合并,而现实中,二者却是齐头并进的。于是,“一正N副”的“N”究竟是多少,先取决于合并的部门有多少,再取决于合并部门的副职有多少。所谓干部任用制度的现状,在于“能下”的渠道始终没有形成,虽然不少地方对此言之凿凿。纵观各地宣称的各种“能下”,要么那人作奸犯科了,要么那人违反纪律或者必须对某起恶性事故负责。
这里面也有历史的教训可以借鉴。宋哲宗元祐年间搞过精兵简政,以吕大防为代表主张“趣废其半”,按工作量设职位,多余的一概裁去;以范百禄、苏辙为代表则主张“渐消”,所谓“阙吏勿补”,跟“大部制”的做法差不多,“俟吏之年满转出,或事故死亡者勿补,及额而止”,慢慢耗,耗掉一个少一个。结果呢?大权在握的吕大防断然否决拖泥带水的“阙吏勿补”,然而未几他却不得不屈服,因为他犯了众怒,只知道大刀阔斧,全然未顾及国情以及人情,当然行不通。
在“大部制改革过渡时期”,类似“一正十九副”现象的出现不足为怪。只是使人担心的是,这样的改革能否达成“大部制”设置的初衷?人还是那些人,该管什么还管什么,虽然政出一门了,但行政效率能否提高?倘若这一门并非有机融合,而是貌合神离,是否相互掣肘更甚?使人同样关心的是,这个“过渡期”能够持续多久,是不是今后每个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地方都会遇到,“过渡期”会不会变得“没有穷期”?
必须得让干部岗位不是依靠“待遇”而是因为“事业”吸引有志者。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美国旧金山警方23日证实,该市一民居当天清晨发生枪击案,五名死者均为亚裔。据介绍,这起事件发生在位于旧金山市立学院附近的一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