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是红东路社区的一名家庭助老员,原是7437工厂的普通职工,后因单位效益不好,失业后一直赋闲在家。通过民政局培训考核,于2011年3月成为红东路社区助老员。初到岗位时也让她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子,因为她每天面对的都是老年人,这不仅需要的是耐心和理解,更多的是关爱。白玉兰每天的日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不过有一样始终不变,那就是每周在规定的时间去看老人。说到这里,白玉兰解释到,其实老人就像孩子,如果你说下周会过来,但不确定时间,他们会每天等你。有时遇到实在脱不开身的时候,她也会提前给老人打个电话说一声。采访时,记者跟随白玉兰来到辖区的陈奶奶家,中途白玉兰在菜市场买了点香菜和一斤酥皮点心,原来陈奶奶是位老上海人,虽然现在腿脚不便很少出门,但生活依然非常讲究,爱渴汤,喜欢吃甜点。刚一进门陈奶奶就连忙泡茶。嘴里念叨着,知道白玉兰要来,她早早就把水烧好等着呢。而当老人听到白玉兰夸赞新丝巾漂亮时,老人更是高兴地像个孩子,说天暖和了想让白玉兰陪她买盆花,所以特意系上了这条新丝巾。
看着她们亲热地像一家人,记者便问是不是相识了好长时间了。老人笑着摇摇头说,她们是不打不相识。原来,老人是上海人,除了生活上非常细致同时也因为长期一人独居非常排外,白玉兰刚到她家时,虽然做了自我介绍,但老人并不让她轻易进门,即便进门也不让碰任何东西。屡次碰壁后,白玉兰还是经常笑着上门服务,有时问问老人的身体情况,下雨下雪路滑时帮着买点菜,处处体贴和关心,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用真心实意化解了老人的排外情绪,也让老人逐渐接纳了白玉兰。说到这里,白玉兰笑笑说,其实自己也有过放弃的念头,有时遇到这样的不理解,感觉自己就是热脸对冷屁股非常苦恼,心想只要完成本职任务就行了,但是凭着自己做人的原则和良心,当真正俯下身子去把老人当自己的家人时也收获了属于她的幸福。白玉兰告诉记者,家庭助老员目前在社区还属于比较新的一种助老方式,老人们需要一个接纳的过程,过了这个起步阶段就好,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现在要是不让她管老人,自己心里反而会空落落的。
她的故事
“夕阳红”餐桌、虚拟养老院、爱心门铃……近年来,兰州采取多种形式关爱老年人,特别是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还有一支默默无闻的家庭助老员队伍,在为老人提供着长期、免费的关爱,她们用温暖的双手打开了老人的心灵之窗,让他们在人生的晚年感受到幸福。近日,记者走进火车站街道与这里的家庭助老员们一起体味这个特殊行业的苦与乐,感受她们与老人相处的别样温暖。
新闻推荐
甘肃省妇女社会地位呈现九个方面积极变化 逾六成女性享有家庭重大事务决策权
自信、坚韧、乐观、勇敢,如果这些是形容一个男人的性格品质,那么当代女性身上也同样具备这些特质,而她们还多了一分美丽、细腻、温柔、专注。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