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林
王乐天
近日,一段名为“清华最帅工科男”的视频走红网络,这段视频以纪实微电影的形式,讲述了两名清华大学生去农村支教的经历。
视频上传当天,观看次数已经超过30万次。视频中阳光帅气的主人公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大二男生朱俊林和热能工程系的大二男生王乐天。他们成了网友们的偶像,被网友们称为“清华最帅工科男”。
这段视频是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拍摄的。虽然距离北京只有3个小时的车程,但是这里的落后远远超出了朱俊林和王乐天的想象。这所小学叫上堡村小学,一周时间里,朱俊林、王乐天和孩子们同吃同住,给他们上课,给他们送去了文具和自己组装的电脑,并用摄像机记录下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细节。
这是一群“土孩子”,全校只有40多名学生,他们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玩耍,在布满灰尘的教室里上课。看到学校没有食堂,孩子们每天只能吃冷饭,朱俊林设计出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饭装置。学校没有图书馆,没有电脑,王乐天就把废旧电脑上还能用的零件组装成两台“新”电脑,孩子们看着这些在大城市早已被淘汰的机器,兴奋得两眼放光。在孩子们眼中,没有什么难题能难倒这两名大哥哥。北京有多大?世界有多大?朱俊林和王乐天恨不得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告诉孩子们。
一周过去了,两名大学生要离开上堡村小学了。朱俊林给孩子们留下一封信,细数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生的小变化,上课回答问题知道举手,见到老师能打招呼……这些简单小事,都被他列为“惊喜的变化”。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我要上大学”的种子,朱俊林、王乐天的支教之路也画上了句号。
朱俊林说:“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一种改变他们命运的方法。”
引发热议
有行动就有改变
这段视频引发了很多网友热议,许多人在被两名清华工科男感动的同时,也在反思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追求。
不少网友赞赏两名大学生的支教行为,网友“晶宝汇”感慨:“这些孩子是幸运的,清华大学的两名大哥哥点亮了他们的梦想。”网友“嘿龙江”则说:“他们的行动和孩子的变化让我们相信,尽管艰难,但只要有行动,就有改变!”
但也有网友质疑他们的身份,认为他们“是在作秀”,动机不纯,不能算是真正的支教。有网友说:“他们这种支教是短期行为,我觉得弊大于利。真正的支教应该是深入贫困地区,跟孩子们朝夕相处一年半载。短期的支教非但不能给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帮助,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不利于他们成长。”
在视频的结尾,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我在清华等你来!”有网友指出,这是清华大学在为招生作宣传。清华大学官方微博转发了这段视频,并借机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清华,微博中写道:“清华,将教会你如何去爱。有大爱,才有未来!”
6月11日,笔者拨打了朱俊林的电话,他没有接听,只是在短信中说:“希望媒体低调处理此事,不要再炒作了。清华学生有不少这样的支教活动,这段视频是清华学生支教活动的一个缩影。我们的努力,是为了点亮他们的梦想。”
□综 合
支教一周
为孩子埋下理想的种子
新闻推荐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书院的维护需靠门票收入从每人次30元调整至50元,岳麓书院的门票上涨幅度确实有点儿大。一些大学生游客表示“吃不消”,期待能分开售票——岳麓书院仍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