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曾是小学语文老师,书画作文样样都会,算是村里比较有文化的人物。我初中毕业后,父亲坚持让我读高中,希望我日后上大学。在我之前村里才出现过两个大学生,父亲当然希望我是第三个。可惜,他失望了。我高三还没读完就把书包背回了家。我说,离开学校我同样能成才。听着我的豪情壮志,父亲竟相信了我,鼓励我在家自学,一点农活都不用我插手。有人问,你老五在家,咋不见他帮你干活来着?父亲回答,他在学习呢!语气相当的豪迈,完全不知他人背后的嗤笑。
我至今都不会忘记,父亲拿着发表我第一篇文章的杂志到处给人看时所流露出来的那种骄傲的神情。父亲常常把那本“书”插在后口袋里,见人就掏出来给人看,也不管人家认不认得字。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几千字上万字地写作,很大程度就是为了给父亲争光。让他在村里因为有我这么一个儿子而倍受尊重。所以每次有文章发表,我都会第一时间告诉父亲,父亲也经常是我的第一个读者。
后来我在村校里当起了代课老师,那也是父亲低脸举荐的。用他的原话说,文章都会写,还不会教书么?之后每逢有陌生人来我家,父亲总会给我来个介绍,说,这是我的儿子,在当老师。他从来不愿在老师面前加上“代课”二字。或许,在父亲眼里,我就是一个真正的老师,比老师还要老师。
两年后,我辞去了老师的职位,只身出外打工。临走时,父亲就特意嘱咐我,不必考虑家里,有什么想法尽管去想,尽管去做,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也真的是按照父亲说的那样去做的,我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写作,几乎所有赚的钱都用在了上面,而父亲从未向我提过一次钱的事,他在电话里说得最多的就是,多读多写,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走后,父亲在村里另承包了十几亩的田地,每天没有一刻能闲下来的。那时父亲已经快七十岁了。
所有地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的文章在全国各地频频发表了出来,并引起了当地作协的关注,不久我加入了作协。我辞去工厂里的工作,专职写作,一个月下来,竟赚得比打工的时候还多。我终于成功了,这一切都是父亲在背后默默支持的结果。
我还和以前那样,每有文章发表就打电话回家告诉父亲,每次父亲在电话里总是幸福地笑着,说好样的继续加油。我喜欢听父亲鼓励的话,似乎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只有在父亲的鼓励下,我才能浑身是劲,斗志昂扬。
今年初,在我的再三劝导下,父亲终于把村里的田承包了出去,来到城里和我一起生活。现在我每写一篇文章,都要经过父亲“审阅”,然后提意见,修改,最后才投稿。多年父子成文友,这是我们都值得欣慰的事情。
新闻推荐
近日,广州市政府发布有关规定,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市长和副市长个人,要求根据事故级别情况,市长或副市长必须到场处理。《广州市政府市长和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