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涪城区的无业人员李某某,冒充国家公务员,吹嘘自己神通广大,能拿到廉价的安置房,先后骗取4人购房首付款12.2万元,全部用来吃喝玩乐。记者从涪城公安分局获悉,李某某的行为涉嫌合同诈骗,日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好逸恶劳生邪念 谎称能买安置房
39岁的李某某是涪城区人,因好逸恶劳,不愿在家务农,长年在外漂荡。去年10月底,李某某经过红星村4组二期的居民安置房工地,突发奇想,想冒充公务员,哄骗别人可以买到安置房骗钱。
去年11月,在一个朋友聚会的场合,李某某认识了张女士。每次聚会,李某某夸夸其谈,出手大方,有当官的派头,给张女士留下深刻印象。在一次饭局中,李某某对张女士说,我在某单位上班,有很多关系,能搞到便宜的安置房。红星村4组正在新建二期居民安置房,我有办法搞几套,每套总面积70多平方米,还带门面,房价才13万。听了李某某的介绍,张女士怦然心动,但她提出,要到现场去看一看。
套取购房首付款 骗得钱财十余万
没过几天,李某某带张女士来到工地,只见工地上塔吊林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信以为真的张女士在李某某的鼓吹下,选好了中意的房子。随后,经过一番协商,去年12月下旬,张女士爽快地与李某某签订了“购房合同”,答应先交4.8万元的首付款,余款在2012年底交房时付清。
不久,满以为买到“老欺”的张女士又把这个“好消息”告知自己的熟人王某某,王某某也以相同的方式,从李某某手中买了一套安置房。随后,李某某故伎重施,又骗取罗某某、谢某某2万元和6200元的购房首付款。
公安机关布法网 茶楼挡获嫌疑犯
今年5月,买了房的王某某托朋友打听安置房的销售情况。然而,得到的信息让王某某大吃一惊。原来,按政策规定,安置房是不能对外销售的。王某某打电话联系不上李某某,便跑到李某某的单位去找人,才知道该单位根本没有此人,李某某纯粹是冒充公务员的骗子。
王某某与几名购房人一起,四处打听李某某的下落,却没有找到。6月7日,王某某等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涪城经侦大队民警立案侦破,最终在铁牛广场附近的一家茶楼内将李某某挡获。
(王甫李佐成本报记者郭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涪城公安分局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职能优势,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破案会战”行动,并通过群众提供的线索连续破获6起非法传销案件,涉案金额4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6月初,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