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议案办理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通报了北京拟就建筑工程质量、施工人员资质等,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明确建筑劳务人员实名管理制度、建立工程质量担保和保险制度等建筑行业制度化举措的思路。
今年北京市两会,85位(次)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的4件议案,就建筑领域法规建设、招投标、质量监管等提出了17条意见和建议。该4件议案合并为一项“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
法规将针对“明招暗定、黑白合同”、“阴阳合同”、虚假检测报告等建筑行业“潜规则”,开出针对性药方。如特邀社会监督员驻场监管招投标;建立行贿企业“黑名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清出北京市建筑市场;提供虚假检测报告的检测单位一票否决,直接清出市场。
同时还将研究建立建筑行业法律法规与刑法相互衔接机制,建筑质量如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引发了相应后果,建筑企业或可被追究刑责。
此外,北京将探索劳动力组织化、产业化管理制度。陈刚表示,将申请专项经费,构建适应新时期建筑业特点的作业人员培训体系,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筑劳务人员实名管理制度,探索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石家庄8月12日电】记者12日从河北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了解到,当地成功捣毁一处特大传销窝点,抓获非法传销人员103名。秦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