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医改办近期将出台《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意见》提出了具体措施解决医生拿药品提成问题,将“暗扣”变“明扣”。暗扣是指药品分销企业给医生个人的提成,明扣则是将暗扣这种暗箱操作的做法变成医院与药企之间的讨价还价,医院将这笔收入纳入本单位的绩效考核。
此次《意见》中提出的“暗扣”变“明扣”,无疑是解决药品提成问题的一次大胆尝试。其制度设想在于,由医院出面与药企谈判,避免了医生与药品发生利益关系,从而规范医院药品的流通程序,同时增加了医院的经营效益。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显而易见,尝到甜头的医生不愿轻易放弃这块蛋糕,药企为了多开自己的药,仍愿意给医生提成。因此,“暗扣”变“明扣”难以撼动根深蒂固的潜规则,自然难以解开药价虚高这个死结。到头来,很可能是“暗扣”未消,又添“明扣”,药企分别给医院和医生上两道香,以至于药价不降反升。
除了在现实中不可行,“暗扣”变“明扣”在法理上也值得商榷。事实上,早在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就将医生开单提成明确认定为商业贿赂,可以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即使从医生转移到医院手中,依然改变不了药品加成的违法性质。
要想彻底解决药品提成问题,为虚高的药价消肿降火,就必须老老实实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进行秩序重构。首先,制定保护措施,鼓励公众举报。药品提成往往是小圈子里的秘密,更多地要依靠当事人自曝。近年来,浙江、海南等地接连发生医生举报医院“开单提成”之后遭到报复的事件,难免让一些举报者噤若寒蝉。打击药品提成,就必须解除举报的后顾之忧,有关部门要保护举报者的个人隐私,在其遭受不公待遇时,为其主持公道,撑起保护伞。
其次,提升服务价格,体现医生价值。医生拿药品提成的另一面,是看病收费偏低,医生劳务收入与其劳动价值严重背离,与其高风险、高技术含量、体力脑力劳动繁重等职业性质不相符合。解决药品提成,先要解决“医药倒挂”。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推广药事服务费制度,推动医生价值理性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旨。
此外,推进处方外流,倒逼医院降价。2007年卫生部就曾发布《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院不得限制处方外流。但不少医院暗地里采取措施,想着法子筑起“保护墙”,做起“独门生意”。唯有充分尊重患者外购药品意愿,让处方外流无阻,吸引药品零售企业参与到博弈中来,才能倒逼医院形成危机意识,拿出实际行动降低药价。
新闻推荐
9月2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救援人员从途中停止在两站之间的单轨列车中救出乘客。当日,这班单轨列车在行驶途中停在两站之间,28名乘客困在车里,其中多数是外国游客。警方称无人在事故中受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