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义 本报记者 钟述强 黄小山
◎截至目前,安县“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从业人员已达6万余人,约占整个城镇就业人口的90%。
◎截至目前,安县“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两新”党建“从面上覆盖,从点上突破,从质上提高”,确保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如何创新“两新”组织服务管理,给党员一个家,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实现党建和企业发展互融共进,安县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有效破解两新组织发展瓶颈。
“大党委”制
“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
针对安县“两新”组织普遍存在“小、散、广”特点,即规模小、人员分散、组织分布广的特点,安县实行“大党委制”,安县县委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两新工委,核定编制,落实专人,挂靠组织部门开展日常工作。
“实践证明,党建强则园区强,党建好则发展好。”安县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陈鼎说:“县委建立以工业园区党工委为核心,4个产业园区党组织为支撑,各企业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机制,推行‘县委统一领导、园区党工委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互动共促、企业党组织积极参与\’‘四位一体\’党建工作模式,3个骨干企业党组织负责人、8个乡镇党委书记被任命为工委委员。同时成立日常工作委员会,负责处理园区党工委日常事务。去年我们在全市园区考核中实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被市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党工委。”
安县县委还在县民政局、县工信局、地质公园管理处等部门建立党工委,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135个,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联系企业抓点示范。每年与企业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初承诺、定期报告、年底评议,把党组织的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规范化,确保企业党建工作“有人抓”,消除工作的“空白点”。
“大组织”体系
统筹城乡全面覆盖
安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海燕在全县两新组织工作会上强调,要按照“分区划片、阶梯式组建、区域统建、城乡共建”模式,形成纵向管理层次清晰、横向组织有效覆盖的“大组织”工作体系。建立“属地管理为主、条块结合”的新型组织管理体系,采取“建、联、挂、靠”等方式阶梯式联动组建党组织。
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独组建;党员人数在50名以上的,建立党总支;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联合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企业,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协助培养党的力量,为适时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今年通过在汇利纸业、沸泉酒厂、远大包装和富腾公司等企业新建4个党支部,规模企业建党率100%,一般企业建党率93.5%。
针对14家在建企业和25家待建企业,采取“一提前四同步”加强党组织集中组建,企业入驻时提前介入,争取业主的理解支持,为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创造条件,企业招聘员工与优先吸纳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同步进行、企业生产行政机构与党组织、工会、共青团组织同步建立、企业管理人员与党务干部同步选配、生产管理制度与党的工作制度同步制定。同时推行“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双纳入”制,将企业登记环节填报党组织建设情况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前置程序”,将党建工作作为企业注册、年审年报的重要指标和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前提条件,从源头上重视抓好企业“建党”和“党建”工作。
多元机制
实现党建与发展大融合
安县按照“高标准招聘选派一批,全方位培训提高一批,宽范围推荐储备一批”的思路,选好配强党务人才。
强化“选”。动员企业面向社会选聘、内部选拔为主渠道,把党性观念强、政治素质好、热爱和熟悉党务工作、懂经营管理、会做群众工作的同志选配为党组织书记。深化“培”。今年,安县利用上海展望发展学院、辽宁和四川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等阵地举办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培训组织企业党务工作者到机关党务岗位挂职锻炼。优化“备”。安县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务干部、村(社区)退职书记、优秀大学生“村官”、企业青年党员和业务骨干党员等纳入信息库管理,建立137名后备党务工作者人才库,进行跟踪培养,向企业重点推荐,为企业提供多元化人才支撑。量化“考”。坚持“业主满意、组织满意、员工满意和社会满意”相结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实绩进行量化考核。
为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县委书记赵迎春要求,采取“三级投入”的方式,多管齐下筹措经费,确保党建工作正常开展。
加大政策投入。安县工业园区设立“党建工作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党员活动中心维护、党建项目经费补助、党建成果考核和党务工作者专项补贴。
实行企业自筹。安县制定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标准,实行党建经费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由税务部门在税前据实扣除,确保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有来源。
采取党费返还。为弥补非公有制企业活动经费的不足,争取县委组织部实行党费返还制,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全部返还企业党组织。
新闻推荐
记者21日从陕西省纪委获悉,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依据有关纪律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经省委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鉴于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