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上午,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造成19人被埋,截至当日20时,已有9名学生遇难。据悉,此次滑坡塌方量达1万立方米以上,并阻断小河形成堰塞湖;油房小学教学楼全部被掩埋,据初查18名学生被埋在垮塌的教学楼内;学校附近2户农户房舍被掩埋,其中1户农户一家三口全部逃离,另1户1人被掩埋。灾害发生后,相关部门和救援力量紧急组织救援。
有人质疑,“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学生怎么还在上课?”彝良县教育局局长解释称,“9·7”抗震抢险期间学校全部停课,9月25日学校陆续复课,停课时间长达20多天,为不耽误学习,放假期间学生继续上课。教育局的考虑与安排,自有其理,如果按规定放了假,那么至少不会出现18名学生倾覆于山体滑坡之下这一幕。但话虽如此,这种想法终归是一种侥幸。我们更需要追问的是,山体何以滑坡,学校何以建在险境之上?
10月5日,彝良县龙海乡山体滑坡最后一名被掩埋人员遗体找到,18名小学生及1名村民确认全部遇难。当地已经明确发放死难者家属每户抚恤金2万元。
在这个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当中,那些遇难的孩子们也牵动着国人的心肠。大家希望看到,当地不应是辩解、表白或侥幸,也不只是悲戚与哀悼,更应当是一种真正的承担、警醒与反思。
其实,关于灾害原因的分析,仅依据常识判断就已足够。而且事实上,在“双节”之前云南省气象台就曾发布长假天气情况,特别提醒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多阵雨天气,部分地区仍然可能出现坍塌等气象灾害。然而尽管如此,彝良县国土局在事发后通报宣称,“此次山体滑坡,之前并无预兆。”有提醒与无预兆之间,缺失了什么?怎样的预兆才算预兆?
当地教育部门表示,“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国庆放假期间学生继续上课”,但很多网友发现,彝良县教育局发出的复课通知,只是要求在5日前必须复课。彝良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特别强调要预防地质灾害发生,但在这张复课通知上,却没有这方面的提醒。与此同时,关于事故原因,当地国土部门仅表示“无预兆”之外,却大力宣讲当地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预警,对新增的29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健全了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谁能想到,健全的体系之下,却仍发生此番山体滑坡事故。
也许可以假设山体滑坡时学生没有待在教室,但我们怎能对一些存在巨大风险与隐患的灾害性地质心怀侥幸?就在彝良“9·7”地震之后,云南省地震局防灾研究所所长张建国在灾后说,洛泽河流域土地破碎且地形陡峭,“一个轻微的风吹草动都可以让这个地方发生滚石、滑坡等地质灾害,更何况是地震?”从风吹草动,到雨水浸泡,灾难已留给人们太多的侥幸时间,但为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灾难总是不期而至,除了一次真正的承担、警醒与反思,逝者将何以安息,生者又何以坚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国家明文规定网吧不准容纳未成年人上网,没有想到大和网吧的网管这么牛皮,别人娃娃妈妈找来了,网管还和娃娃妈妈吵架。”10月13日晚,位于平政10队B区一侧的大和网吧里,网管和一位前来找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