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广东茂名市人民法院审结一宗特大制售假冒“安利”等知名企业产品案,案值1600多万元,其销售渠道主要通过网络。15名制假售假者分别被判处7个月至15年9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各处人民币5000元至500万元不等的罚金。
据介绍,2009年10月,陈某健受雇于一名杜姓老板,伙同陈某、陈某瑜采取组装等方式,在广州大量生产加工假冒的“安利”等品牌生活日用品、化妆品。2011年4月,在广州的制假窝点被捣毁后,陈某健、陈某伦、陈某等三人共同出资,在茂名市区租用8处出租屋作为生产工场及仓库,先后雇请何某生、廖某保及刘某森、陈某雄、黎某惠等人,生产假冒“安利”产品,然后通过物流公司送货进行网上销售牟利。2012年3月,公安机关查获上述八个制假窝点,并缴获假冒的“安利”等企业保健品及制假工具一批。经鉴定,总案值高达1600余万元,其中近半已通过网络销售既遂。
因安利旗下品牌美誉度较高,近年来成为不法分子侵权造假的重点目标之一。今年8月,经过之前缜密侦查,浙江、上海、江苏、辽宁、山东等地公安机关对制售假冒“安利”系列产品案实施全面收网。各地共摧毁生产和销售窝点14个,破案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打掉犯罪团伙11个,缴获假冒安利公司系列产品20余种211147件,缴获制假设备6台(套),涉案总金额达6200万元。这些假冒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网络。
据安利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利在华生产和销售的230多种产品,均通过直营店铺和营销人员进行销售,并执行全国统一售价。由于不法分子造假手段不断升级,普通消费者很难从外包装甄别产品真假。之前,安利曾委托全球知名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对网上49家网店售卖的安利产品进行抽样购买和检验,结果显示46%为假冒产品。为此,安利呼吁广大消费者通过安利直营店铺或熟悉的营销人员以正价购买安利产品,而不要在网上、马路流动摊贩和其他假冒伪劣产品集散地购买。安利产品价格在包装上都有明确标识,如果有人以明显低价销售,则很可能是假货,希望消费者不要受骗上当。如有疑问,可以致电安利(中国)服务热线400-688-8888,或到安利直营店铺咨询。安利公司表示,正品源于正道,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安利产品,不仅质量有保障,还可享有退换货等完善的消费保障和售后服务。此外,也可大大压缩假冒产品的生存空间,使制假和售假者难以立足。
新闻推荐
3日,遂(宁)渝(重庆)高速遂宁境内因雨雪天气,一车牌为川F24713的大巴车因路滑车速快不慎“翻跟斗”,18名乘客被困车内,致6人受伤。目前,6名伤者已送往当地医院救治,事故具体原因高速交警正在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