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空气质量岂能“听天由命”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1-31 09:01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点评

雾霾天气再次侵袭中国。有人祈祷刮风下雨驱散雾霾,有人将污染归罪于天气异常,还有人表示对污染无能为力。

听天由命,就可躲开污染的侵袭?

地震不杀人,不好的房子才杀人。某种情况下,天气也一样。大雾锁城,咳嗽漫天,天灾?人祸?

在人们抱怨雾霾天气时,又有多少人正手握方向盘,开车上班?在追逐GDP狂欢时,又有多少企业把利润用于治污?在支撑汽车大国的进程中,“中国式油品”又待何时才能升级?

从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催生《人类环境宣言》至今,悠悠四十载,人类环境改变几何?努力不被自己那贪婪和放纵的一面所吞噬,还地球一个清净之身。从这一点上说,人类环保史,是一部与自己的贪欲抗争的历史。

全球环境和空气治理历史中,所有成功案例中没有一个是依赖天气的眷顾。抑制人类的贪欲,不坐以待毙,成为各项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40多年前,穿过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莱茵河曾泛着恶臭,两岸森林遭受酸雨之害。而今天,包括莱茵河流域在内的德国多数地区已实现了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在此转变过程中,德国的100个“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功不可没。从车辆限行、限速、提高燃油品质到惩罚污染企业、强制部分汽车加装尾气过滤装置,一系列组合拳,提升了空气和环境治理的效果。

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设计未来。伦敦早已摘掉雾都的帽子,莱茵河也洗去了“欧洲下水道”的耻辱。如今,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几被淘汰,汽车尾气排放受到限制,可再生能源开发方兴未艾……从“无车日”到“限塑令”再到“地球一小时”,人们正在采取更多的行动。

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绿绿的山,以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我们做到了吗?各国的历史证明,只要努力,我们可以!

不错,为了这一切,我们还在行动,也许还远远不够。今天,拥挤的路上依然塞满汽车,仍有煤烟飘向空中,仍有污染物流入江河湖海,仍有大片林地纷纷被伐……这些不是天灾,但它们必须得到逐步纠正。建设美丽家园,绝不能流于一句口号。

1月4次雾霾天人为排放是祸首

27日,本月第四次雾霾侵扰京城,10时空气质量实况监测显示,城区、郊区空气质量指数AQI均在200以上,为五级重度污染。

1月份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也引发了人们的“空气焦虑”。

专家表示,持续雾霾污染天气与冬季多雾有关,但根本原因则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尤其是燃煤、工业污染、机动车排放、城市人口密集等因素加剧了冬季空气质量恶化。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链接:两天6事故近60人罹难

根据央广报道,春节临近,交通事故频发。2月1日~2月2日,两天全国发生了6起交通事故,58条生命消逝,6人下落不明。2月1日9时河南义昌大桥发生垮塌事故,造成10人遇难,11人受伤2月1日22时甘肃...

相关新闻:
高酒价扛不住了2013-02-05 03:43
猜你喜欢:
评论:(空气质量岂能“听天由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