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元宵刚刚过去,人们还没有从迎来送往,大吃大喝中走出来。记者从120急救指挥中心获悉,今年春节期间,急救中心派出车辆大大超过平时,急救患者以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等为主,其中心脑血管成为疾病突发之首。由于节日期间作息、饮食的不规律,医生提醒市民,若不加以留意,小心疾病来“拜晚年”。
春节休闲娱乐太疯狂 年后疾病来算账
吃不消、拉肚子、恶心眩晕,提不起精神,最近许多市民春节假期过后第一天上班就请假去医院看病,从内科到消化科到心脑血管科,每个科室患者都爆满。据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接诊的百余名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仍居“节日病”的首位,或是因为暴饮暴食引发胃肠道疾病,除了这两种常见的“节日病”外,因劳累过度患上颈椎病或引起身体不适的患者有所增多。
医生说,春节期间走亲探友、娱乐玩耍,或外出旅游,休息的时间反而比平时上班时还少,作息时间规律被打乱,扰乱了生物钟,身体各器官超负荷运转,引起功能紊乱。长假结束,一旦回到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就容易身心失衡,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甚至是引起抑郁症及焦虑症,诱发各种疾病。
老年人尤其当心血压升高少吃坚果多喝醋饮料
而患上“节日病”的除了年轻人,一些原本注重健康的老年人其实也容易患上疾病。最近赵奶奶觉得容易头晕眼花,家人不放心带她去做了一次检查,体检结果果然是血压升高了,让家人纳闷的是,由于注重健康,春节期间大鱼大肉奶奶都有所节制,通过询问,医生终于找到原因,原来,春节期间,花生、瓜子、杏仁、榛子等坚果成为招待客人的首选零食,很多也喜欢多吃些坚果来养生防病。但是很多坚果却是盐焗类型,其中含有大量“隐性盐”,大大超过人均日摄入量标准,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要多吃,坚果类食品最好每日食用25-30克为宜,否则还会引发其他心血管疾病。
现在,人们的饮食已经非常丰富,但也正因为过于丰盛,“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在人群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调查中,记者得知,春节期间大多数家庭每天都会摄入过量的鱼、肉、海鲜类高蛋白、高热量食品,消化不良,影响肠胃吸收堆积脂肪,为身体健康带来巨大隐患。专家则建议市民节后可以适量选择醋饮料来消脂解腻,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醋属于碱性饮品,经常饮用能够平衡人体摄入过多蛋白质、脂肪不消化而在体内堆积的酸性物质,是节后的最佳饮品。
识醋长心眼 为家人买醋饮料要认品牌
醋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但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中医巨著《医林纂要》上均有醋能解毒杀菌的功效,除此之外,在消食健胃、保健、美容方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不过在国内,由于醋的酿制原料和工艺条件不同,尚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市面上的醋酸饮料更是如此。专家指出,醋饮料虽然对患“节后病”人群好处多,但假如喝了有问题的产品,反而得不偿失。因此,专家建议在购买时要多花点心思,首先要有品牌意识,也要看外包装及饮料的颜色、气味等。对于外包装,一般来说,质量好的醋饮料,外包装也相应比较精致、清楚;标签内容明确、真实、齐全。第三要观察颜色、品香味。优质醋饮料应透明澄清,浓度适当,没有悬浮物、霉花浮膜。而劣质醋饮料则颜色发黑发暗,开瓶酸气刺鼻,无香味,口味单薄,除酸味外,有明显苦涩味,最简单的方法其实是认准知名品牌,这样就能为家人健康带来更大保障。 (张华祥 赖枝柏)
新闻推荐
为庆祝2013年元宵佳节,2月24日晚,钦州市“金蛇喜舞·欢乐钦州”2013年钦州市元宵灯会在兴桂路市体育中心拉开帷幕。当晚19点30分,举行了亮灯仪式,同时有舞狮、舞龙等民俗表演。针对元宵节灯会期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