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19名游客赴韩国旅游“失踪”被广泛关注。有关专家指出,此事件暴露出我国一些出境游的乱象:“拼团”出行层层转包,利益驱使审核不严,职能部门监管缺位。
赴韩游客转了4家旅行社
在这起“失踪”事件中,陕西、吉林及辽宁共有4家旅行社牵涉其中。
记者根据从公安部门了解的情况梳理了事情经过:最初由陕西西安两名男子(涉案嫌疑人)以西安金桥旅行社名义,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的方式与长春海源国际旅行社取得联系,告知要办理19名游客的赴韩国游业务。但“长春海源”专做国内旅游,没有承接出境游业务的资质,于是在经过担保后,又将该团转交给吉林省环球国际旅行社。但由于“吉林环球”没有取得韩领馆办签资质,故委托辽宁天鸿国际旅行社办理旅游签证。
据了解,去韩国从陕西完全可以出境,有直飞韩国航线。另外,既然这个旅游团从大连出境,也完全可以找大连当地旅行社来做,为何吉林省两家旅行社被牵涉其中?
记者首先联系了长春海源旅行社,一杨姓工作人员称,当初接到电话,只想做生意,没有想太多。他们只是“转手”,因而没有收“西安金桥”的抵押金。
随后,记者采访了吉林环球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朱莹,她说,他们正在全力配合吉林省旅游、出入境管理局等部门进行调查。事件发生后,他们已将相关原始资料提交给吉林省的调查组,调查仍在进行中。
朱莹说,整个操作过程包括审查游客资格都是符合规定的,经他们审验各种手续也合格。因为这些人是以公司名义出游,由于成员各个年龄段都有,构成看起来很像是一个公司的,所以没有引起怀疑。
针对这些游客身份证造假没审查出来一事,朱莹解释说,旅行社审查游客身份主要以护照为主,而护照上照片与本人相符,而旅行社没有公安部门所提供的身份证查询系统,未能查出真伪。
吉林省旅游局监督管理处处长田云鹏告诉记者,吉林省旅游局于2013年1月2日接到长春市旅游局关于此事的报告,随后立即展开调查,约谈吉林省涉及此事的两家旅行社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并派出工作组,赴陕西协助当地旅游部门进行调查取证。他还透露,吉林省两家旅行社在衔接接洽业务过程中,如存在违规行为,将给予严惩。
出境游暴露出三大乱象
2月5日,记者与田云鹏取得联系,他称他们仍在配合陕西方面进行调查,一切要等国家旅游局整体的处理意见,吉林才能对涉事旅行社进行相应处理。业内人士及有关专家指出,此事件暴露出我国一些出境游的乱象:“拼团”出行层层转包,利益驱动审核不严,职能部门监管缺位。
拼团出行层层转包
此次在韩失踪旅行团经4家旅行社“经手”。一位开旅行社多年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介绍,转包、互相介绍出国游业务的情况,在旅游行业中普遍存在,已成为不成文的行业规则。这是由于国内大多数旅行社承接出国游业务能力有限,凭一己之力很难做所有出国游。此外,有些旅行社没有出国游资质,或是不具备办理团签资格,这样旅行社间常采取合作形式办理出国游,层层转包,这就是所谓的“拼团”出行。
吉林省法序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维平说,“拼团”出国旅游这种做法,在安全性上存有漏洞,是不符合法律规定和行业规范的,一旦出现问题,追究责任很难。
利益驱使审核不严
此事件中,旅行社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是审核不严。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说,像这种去韩国或美国的出国旅游团,审查资料要非常细致,都要收取一定的抵押金。特别是去韩国旅游很容易跑人。因为在韩国打工,即使语言不通,只刷盘子,差不多一年能挣7万到10万人民币,会语言一年能挣10多万元,生存比较容易。而正常劳务输出较难,且有语言要求,所以有些不法人员盯上了旅行社。
但此次事件中,吉林环球没有收抵押金,仅收了长春海源的担保函。而长春海源也没收陕西方面的抵押金,致使19人钻了空子。
职能部门监管缺位
张维平认为,有些旅游职能部门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疏于制度管理。办理19个人的旅游签证,要经历五六道程序,拿着造假资料的旅客依然可以出国,反映出当前旅游市场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漏洞。
业内人士指出,去韩国旅游脱团现象不是个案,多年前已有这样的事例,这么多年,依然会再次出现,说明当前有些职能部门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疏于制度性的建设,疏于严谨的管理,导致这样的事例屡禁不止。
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春节期间无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 全国社会稳定治安良好106名票贩子落网
【据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公安部有关负责人16日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未发生重大火灾、道路交通事故,未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人死亡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近五成,各项节庆活动安全有序,各重点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