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人物》杂志刊发《厉害女士》一文,引起舆论热议。文章称,记者经7天调查发现,袁厉害将收养的孩子划分等级,为自己和家人购置超过20套房产,运用关系帮人办事牟利。此文颠覆了袁厉害此前被媒体树立起来的“爱心妈妈”形象。
文中称,袁厉害向记者承认,自己和家人自建或购买过6处房产,累计超过20套住宅。多年来,袁厉害和当地民政局、公安局、国土局、计生办等政府部门都存在不言而明的互助默契,并借此帮助他人违规办理准生证、土地证等。
《厉害女士》发表后,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2月4日夜间,《人物》杂志的官方微博在刊载《厉害女士》全文时声明称:“报道中提及的关键事实是通过对核心当事人(包括袁厉害本人)暗访得来,并通过多信源交叉印证,有完整证据链支撑。文中提及信息所涉及的相关证据,本刊已作妥善保存。”
5日,袁厉害的长子、女婿及多年好友王丽兰对此作出回应,袁家称将公开一切财产以证清白。
6日晚,《人物》杂志发布声明,公布袁厉害投资楼盘的相关证据。对此,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回应时,仍坚持袁未投资,并称欢迎相关部门查证。不过,郭海洋此前承诺于6日晚公布的房产信息却并未兑现。
《厉害女士》一文
引发争议
《厉害女士》一文发出后,袁厉害的家人和朋友对文中所提20余处房产、将孩子划分等级的说法提出质疑。《人物》杂志与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相继提出,将公布各自掌握的证据或证明。6日晚9时25分,《人物》杂志的官方微博如约发表声明,并在其中公布了导致争议的许贡庄拆迁楼盘信息,称该刊目前有包括袁厉害本人、女婿郭海洋、弟弟袁九星、朋友王丽兰等人在内的7个信息源。
此前,《厉害女士》中提到,一次《人物》记者与王丽兰同行路过许贡庄村入口处,王丽兰示意称“赔了100多万啊”,随后王承认自己和袁厉害都是“楼盘主人”。6日,王丽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并称同行时自己与记者并未交谈。《人物》杂志公布的采访录音中,包括了这段交谈录音。
声明中提到,由于是非法建筑被拆除,该处楼盘并无房产证。不过,根据录音证据,合伙人邵某承认,王丽兰与袁厉害一起出资入股。郭海洋也称,“里面肯定有俺妈的(股份)”。郭还透露,在大火引起争议时,不敢公开投资盖房的事。《人物》杂志称,已于5日成立报道质量核查小组,将会陆续公布核查结论、酌情发布其他证据。相比之下,截至6日晚11时,袁家未履行承诺,公布房产证明等。对此,郭海洋解释称,“之前已经阐述清楚,根本就没有我岳母的投资,欢迎相关部门进行查证。随便查。”
袁厉害家人
愿公开一切财产
针对《人物》杂志的质疑,从2月4日开始,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在微博中陆续作出回应,并斥责《人物》杂志报道不实。“我妈她已经很不容易了,辛辛苦苦了20多年,最后一场空!(现在这样)真是让我们全家人欲哭无泪!”郭海洋在微博中称,袁厉害名下只有1套房子,即火灾事故点,她的两个儿子已婚有两套房子。
2月5日,舆论继续发酵。记者就此事分别电话采访了郭海洋,及文中所提一处房产的“合伙人”、兰考计生办主任王丽兰。二人均表示,袁厉害由于悲愤过度无法接受采访。
能否以“毫不利己”衡量一个普通妇女
《厉害女士》一文引发了人们对袁厉害的争议。在一些网友眼中,报道中提到的细节彻底颠覆了他们心目中“爱心妈妈”的形象,一时间,舆论哗然,公众对于袁厉害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不能以“毫不利己”的英雄形象衡量一个普通妇女,也有网友对袁厉害的另一面表示理解,认为人性本来复杂,不能单纯地以“好”或“坏”界定袁厉害。
争议:是人不是神
6日,新华视点发布微评称,“也许袁厉害确实不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没有一分钱存款\’,可她为什么不能有一些合法财产?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求好人必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要的是人,不是神。”
对此观点,一些网友表示认同。“佐or左”说,“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也许做得不够好。但不管怎样,她做到了很多人不能做的,她给了这些孩子生存的机会,这就够了。”“李自任”则认为,好人也有缺点、有私心,可以谋合法私利。
一时间,关于袁厉害是否是“好人”以及“好人”的评判标准,网友众说纷纭。“静水at流云”认为,“好人”的评判标准不在于是否利己,而在于是否利人,“那些黑袁厉害的人,给人们植入了一个伪命题:只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才是英雄,其实不是的。”“蓉城蚂蚁”更质问说:“当地政府都没有做到的事,有什么资格要求草民具有完美无瑕的道德?”
理解:人性本复杂
报道刊发后,少数网友对于其中揭示的袁厉害的另一面表示认同,“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样真正的‘厉害\’女士,用收养孩子来达到敛财的目的可耻。可以几个月也不去看望自己收养的孩子,就可以断定她是什么样的人。”
多数网友认为,人性复杂,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很难客观,世上的事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此前,舆论一边倒的倾向,在公众眼中勾勒出了“英雄”的形象,现在公众需要不同的声音,需要用多视角看待问题,而不是搞“一言堂”,这样真相才会呈现。对于袁厉害本人,亦不能简单评判好与坏,只能用“一言难尽”来评价。
网友“叶小柳子”说,“我倒觉得这基本符合人性,一个妄图利用制度缺陷牟利的农村老太,心善但精算。” (据京华时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5)日,一辆满载的川F牌照大罐装车在三汇高架桥上抛锚,上下不得。幸好交警帮忙联系修理人员,而且为了防止车辆下滑造成事故,还在桥下用警车和身体筑成了一道“隔离墙”。最终,经过修理的货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