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向大学生“贷款陷阱”说不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3-03-28 13:42   https://www.yybnet.net/

据3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办理小额消费贷款服务的武汉捷信公司称,从去年至今的一年时间内,公司为2万多名武汉大学学生办理担保服务,这些学生的贷款主要用于购买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贷款的年利率超过40%,批准最快只需几十分钟。

庞大的学生群体,自然会催生异常火爆的“学生经济”。有不少商圈全靠学生消费群体拉动,信用卡、数码产品等有专门的学生分销渠道,瞄准学生的房屋出租、餐饮等行业的消费标准,比普通市民还要高。接受记者采访的不少武汉商家,对学生消费群体的描述是“花钱大方,追求时髦”,愿意与信贷公司合作。

大学生贪慕虚荣超前消费,明知是高利息交易,还是趋之若鹜;商家与信贷公司联手图利,使大学生陷入消费陷阱。由此,产生了每50个武汉在校大学生,就有1个人办理捷信的怪现状。

明知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偏给他们低门槛放贷;明知他们的理性消费观尚未成熟,却刺激购买豪华电子产品;明知会带来奢靡风气,仍毫无顾忌;明知超高年利率就是赤裸裸的盘剥,还是铤而走险。这样低门槛、高利率的贷款,给金融秩序、社会发展,带来了污染和骚扰。

这样见钱眼开、不择手段赚取的钱,就是“黑心钱”。

为了倡导不攀比、不虚荣的社会风气,教育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央行2009年就叫停了银行对大学生发放透支额在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我国法律也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利率的4倍。武汉市的这些信贷公司,过分简化贷款程序,淡化诚信审核,忽悠大学生“超前消费”,赚取超过40%的疯狂高息,已经是公然违反相关法律。

我国正在向信用消费阶段过渡,贷款分期付款购买商品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消费金融类公司的监管,对违规者给予重罚,全面规范金融典当、担保、财务公司的贷款行为,防止出现大规模的金融纠纷。

大学生们也要提升理性消费观念,量力而行,拒绝奢靡,对出格高息要大胆说不。对超过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那部分利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要求降低利率,维护合法权益。 (彭芳)

新闻推荐

没有法律保障谁都可能遭遇冤狱

新闻回放:2003年杭州发生一起强奸致死案,嫌疑人张高平、张辉叔侄分别被判死缓和15年徒刑。坐牢十年终见天日,3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张辉、张高平强奸再审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在重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向大学生“贷款陷阱”说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