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4点多钟,我来到了正阳路东巷,在28号住家的门口,我碰巧看到了四五位居民在闲聊拆迁的事情。
一位在东巷口有座三层小楼的伯伯问大家:“你们想好了没有,签还是不签协议啊?”
那位在市阀门厂退休了7年的姨妈回答说:“我是肯定签的,因为老妈住在这里四五十年,平日里和老邻居打打麻将,相互有照应,生活起居也很方便,已经习惯了,所以,我们准备好交钥匙、签协议了。”
已经古稀之年的许爷爷说:“我现在担心的是,会不会拖拖拉拉搞去好几年,毕竟我老妈已经90多岁了,我们兄妹六个都希望她老人家亲眼看到新巷子哦。”
“所以讲咯,早点签协议就早点迁走,市政府就早点动工喽,我们也早点搬回来。”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姨妈笑着回答,“放心嘛,现在政协、人大在北京开会,天天都讲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反腐败,不会有事的,这次我们是赶上好时候了。”
那座三层楼房的女主人姨妈也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今年春节前我们就已经搬出去住了,现在房子是空的。市长不久前都亲自来这里看过了,不会有问题的。”
许爷爷点头赞同说:“这条巷子是够老的了,听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家房子是我太公留下来的。我亲眼看到前几年那边马启邦的故居小洋楼倒塌了,你们看对面这座骑楼里面,几乎全部是私房,看起来也是危房哦。”许爷爷停了停,又补充说:“有的老房子如果不修缮的话,都快要坍塌了。”
在东巷出生、长大的甘姨妈指着广东会馆说:“这里门头原来是有两个字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红卫兵掏空了,听讲以后是要恢复的。”
“修旧如旧,恢复有历史记载的旧建筑、老字号、会馆、戏院等,是这次秀峰区政府对东西巷保护性修缮整治的主要任务,听讲修好以后巷子有四五米宽呢。这样的话,我们的房子都可以做门面用了,还得感谢政策好呀。”
这时,东巷里人人皆知的“瞎子老奶奶”高兴地说:“我一定要长命百岁,多看看太平盛世好光景。”
小记者、宝贤中学73班余东阳
新闻推荐
“在很多国家,包括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都把幼儿园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范畴,而这方面,我们所做的还不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