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12”特大地震后,在成都、绵阳等地举办的各种与羌文化有关的大型活动中,活跃着一个大学生社团的身影,那就是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羌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五届高校优秀社团评选中,“羌促会”夺得桂冠。昨(16)日下午,绵阳“羌促会”名誉会长、现任川音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遗研究院公共事业部副部长艺兮接受了记者采访。
据介绍,“羌促会”成立于2009年9月9日,由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热心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同学自愿组成,是非盈利性公益团体,到目前已有会员800多名,是该校最大的学生社团。首任会长由从阿坝州茂县中学考入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羌藏歌舞专业音乐表演系的艺兮担任,旨在“传承羌族文化、促进民族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羌促会”自成立以后,在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学院北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系、音乐舞蹈系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羌文化保护活动。每到周末,“羌促会”都会组织同学跳萨朗舞,这项活动在学校拥有极高的人气。他们还通过开办讲座、采风、观影、课题研究、文艺汇演、篝火晚会、民族文化专题调研等活动保护和传承羌文化。
“羌促会”曾发起举办“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等重大活动。2010年,“羌促会”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社团”。2011年4月,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中,由“羌促会”成员表演的羌族酒歌《尔玛西惹木》荣获金奖,艺兮获“优秀传承人奖”。当年6月,“羌促会”代表学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其中《北川羌韵》荣获“太阳神金奖”。
此次夺得“全国高校优秀社团”桂冠,会员们大受鼓舞。他们表示,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推动“羌促会”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贡献力量。
据了解,本次评选活动历时近5个月,组委会共收到2863个社团的申报材料,经过组委会专家团的提名、审核,并听取各地方学校的建议之后,最终评选出了全国高校十大明星社团、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全国高校十大优秀社团先进个人等奖项。
(本报记者 田明霞)
新闻推荐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5日经表决通过了旅游法,这是中国首部用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该法在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等方面作出规定,尤其是加强对旅游市场乱象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