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睒睒现场不断饮用自家产品。
《京华时报》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展示当天的报纸。
近日,农夫山泉质量风波持续发酵。农夫山泉发布声明称竞争对手华润怡宝蓄意抹黑,双方展开指名对攻。随后,《京华时报》和农夫山泉陷入多回合论战。
昨天下午,农夫山泉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表示,农夫山泉不会在北京再开工厂生产,将放弃北京10万用户市场。
■农夫山泉声音将关闭在京桶装水工厂
农夫山泉公司董事长钟睒睒在发布会上用了一个多小时阐述饮用水的标准、农夫山泉的标准及《京华时报》相关报道等。之后,《京华时报》在现场的记者就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的阐述进行了反驳。钟睒睒表示,4月10号以前,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并没有多少往来,也从无任何恩怨。
在发布会上,钟睒睒针对“北京质监局要求农夫山泉在北京的工厂停产”的报道称,目前,农夫山泉在北京有一个桶装水厂,只生产大桶水,在北京有10万消费者,自2008年进入北京市场后的5年中,没有出过任何质量事故。本次在北京的桶装水被下令关闭后,公司将不会在北京继续开工厂生产。
钟睒睒称:“今天我要宣布一个消息,我们不会在北京再开工厂生产,我们只有对不起北京的10万消费者了,因为不可能让一个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产,员工们不能以正常的心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农夫山泉的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向《京华时报》索赔6000万元
昨天,农夫山泉发布消息称,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向《京华时报》索赔6000万元。记者随即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核实得知,农夫山泉确实已经向该法院递交诉讼材料,目前该案尚在立案审查中。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法院应在七日内答复是否立案。
■《京华时报》声音每篇报道都经得起推敲
发布会上,农夫山泉董事长说,“《京华时报》在没有采访企业的情况下发布了报道。”话音未落,现场的《京华时报》记者站起说,“你们从来没有给过采访的机会。”发布会一度陷入混乱。
据了解,《京华时报》连续27天用了67个版面报道农夫山泉。
《京华时报》的记者在发布会上表示,《京华时报》的报道每一篇都经得起推敲,而且都是客观报道,而农夫山泉在全国数百家传统媒体还有网媒购买广告的行为,则属于谩骂和不理性。
《京华时报》记者在现场说:“如果农夫山泉或者说其他的个人毫无根据地对这种不恰当的推测、诬陷我个人,我也想借这个场合告诉所有在场的人,我保留对这种攻击我个人的行为一切诉讼的权利,保持司法的权利。”
■网友声音期待有关部门给个权威说法
从今年3·15前后曝出农夫山泉质量问题和标准问题,已经将近两个月了。其间,众多的专家、行业协会人士都出来说话。但是,有谁能告诉我们,农夫山泉到底还能不能喝?以及市场上到底哪个牌子的水能喝?没有一个人能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尽管两方言辞激烈,但有关部门却一直失声,令消费者无所适从。
有网友表示,农夫山泉到底是被冤枉还是在狡辩,不少人都很关心,期待有关部门早日行动起来,给公众一个一锤定音的权威说法。
■部委声音国家卫计委:新包装饮用水安全标准将出台
针对近期曝出的农夫山泉深陷“质量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表示,正加紧对《瓶装饮用纯净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等进行清理,未来将整合公布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我国关于饮用水的国标共有5个。除自来水标准外,其余4个均为瓶(桶)装水国标,但相比于国际标准,都过于笼统。
“这次的清理、整合对企业和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证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饮用水标准的问题了。但并不代表国家标准要取代地方标准。”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所长李复兴表示。
■背景
农夫山泉深陷“标准门”
据了解,对于农夫山泉水质的质疑早在今年3月就已开始。从4月10日至今,《京华时报》连发20多篇报道,矛头直指农夫山泉。在此过程中,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表示将农夫山泉从该协会除名。随后,北京市桶装饮用水消费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建议北京市桶装饮用水行业销售企业对“农夫山泉”品牌桶装水进行下架处理的通知》。5月5日,北京市质监局证实,因“标准”问题,农夫山泉桶装水已在北京停产。
与此同时,农夫山泉也连续四次回应。农夫山泉还公布了来自美国国家测试实验室164项全套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并称农夫山泉不但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面对媒体与企业的各执一词以及协会的除名与下架的要求,消费者却越来越迷惑。
新闻推荐
美国小伙在家“打印”出手枪 它可发射真子弹打死人更让人担心的是 这类枪的技术将在网上公开
它可发射真子弹打死人更让人担心的是 这类枪的技术将在网上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