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本报报道了达城大北街一棵行道树突然倒下,将一辆小轿车砸伤的事情。记者获悉,市园林处已进行了工作部署,将全面排查城区行道树的安全隐患,同时为部分体态臃肿的行道树瘦身。
在大北街行道树砸伤小轿车的当天,一些围观的市民就提出了质疑,认为城区行道树埋植较浅,根基不牢容易出现倒塌事故。对此,市园林处城市绿化管理所所长杜娟告诉记者,大北街的行道树栽种的时间大概是在2005年,绝对是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栽种的。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已经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由于近段时间干旱少雨,泥土逐渐变脆,导致行道树树根与泥土的粘连性下降,适逢连日来气候变化频繁,行道树方才倒了下来。
“除了天气原因,行道树的枝叶久未修剪也有一定因素。”杜娟称,园林部门为行道树进行修剪时,必须使用高架车作业。但是由于大北街十分狭窄,加上道路一侧的停车线内随时都有车辆,高架车根本就无法靠近作业。
“对行道树进行修剪时,会有枝叶不断掉落,所以必须要确保大树下方无车辆和人员。”杜娟说,实际上除了大北街,达城还有不少街道由于路边停放着车辆,给树木的维护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
杜娟表示,园林部门随后将对达城的行道树进行隐患排查,对有安全隐患的予以支撑加固。另外,将与交警部门进行衔接和配合,及时对公路边的行道树进行修剪,以减轻树木的承重负荷。同时,她也希望在园林部门作业期间,广大市民能对此项工作予以理解和支持,暂时不要将车辆泊在路边,让行道树能够尽快瘦身排危。
(本报记者 胡健)
新闻推荐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