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诸多皇帝中,第一位直接被毒杀的皇帝是汉平帝刘衎。刘衎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原名刘箕子,即位后易名。他出生于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是汉元帝刘奭的庶孙,中山王刘兴之子,母亲卫姬。
刘衎是西汉两名小皇帝中的一位,9岁当皇帝;另一位小皇帝是汉昭帝刘弗陵,8岁即位。《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汉哀帝刘欣在未央宫驾崩后,太皇太后王政君主持大政,把受汉成帝刘骜宠幸的大司马董贤撤职,其职位由新都侯王莽取代。当年9月,箕子被迎立为皇帝。
王政君是王莽的姑妈,她将自家侄子捧上高位,给日后王莽篡位埋下了祸根。而王政君太老,刘衎太小,又给王莽提供了独揽大权的机会。为排除异己,王莽干脆找个理由,将皇帝舅舅家卫姓一族灭门,斩草除根。为了彻底控制皇帝,又把14岁的女儿王嬿嫁给12岁的刘衎当皇后。
当了皇帝老丈人后,王莽野心更大。元始五年(公元5年),刘衎知道母亲娘家受害的实情后,脸露不悦。王莽看到后,担心日后生事,为绝后患,顿起杀机。当年十二月的腊日,王莽利用给皇帝献酒的机会,在酒中下了毒药。刘衎饮后中毒,不久“崩于未央宫”。
王莽投毒一事见于《资治通鉴》,在《汉纪二十八·孝平皇帝下》中有这样的文字:“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刘衎中毒发病后,气常上逆,说不出话来,最后连遗诏都未能留下,而王莽还假惺惺地表示愿意代刘衎去死。
对于王莽投毒真相,史家意见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是无稽之谈,因为比《资治通鉴》成书更早的《汉书》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对王莽投毒时间的选择和动机,也说法不一,有的称是为了不让女儿怀上“龙种”,方便自己将来篡位而对刘衎下毒手的。总之,是个谜团。
典型案例:晋惠帝食饼中毒案 投毒嫌疑人:东海王司马越
历史上最出名的一起皇帝被毒杀案发生在西晋,受害者是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是西晋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弱智皇帝”。弱智到什么程度呢?有年遇饥荒,老百姓没粮吃,饿死了很多人,他竟然反问道:“何不食肉?”
司马衷15岁那年,父皇司马炎给他娶了媳妇,选定勋臣贾充的长女贾南风为太子妃。《晋书·惠贾皇后传》记载,贾氏又黑又矮,极丑,最糟糕的是人品不好,妒暴酷虐。贾南风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倒让谢夫人抢先给司马衷生了长子司马遹,并被立为太子。贾南风在有了自己的儿子后,便让皇帝废掉了司马遹。贾南风得寸进尺,对幽禁中的司马遹仍不放心,便找“情夫”、太医令程据杀掉了才22岁的废太子司马遹。
也许是报应,贾南风不久也被毒杀了。贾南风的行为令朝野共愤,在“八王之乱”中,她被赵王司马伦矫诏逼喝金屑酒而亡。所谓金屑酒,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毒酒,但放的不是毒药,而是金子碎屑。
司马伦杀死贾南风后,晋室更乱了,他竟然逼皇帝司马衷禅让,自己当了皇帝。如此一来,其他人不干了,谁不想当皇帝?司马伦只得退位,让司马衷继续当皇帝。封王们谁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衷成了一个活宝,被封王们夺来争去。最后,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用牛车接回了旧都洛阳,但半年后便死了。《晋书·惠帝纪》记载,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十一月,司马衷“崩于显阳殿,时年四十八,葬太阳陵”。
司马衷到底是怎么死的?史书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仅四个字,“食饼中毒”。那么是谁投的毒?史书则无确切答案。据考,最大的嫌疑人是司马越,但因为没有人看见,证据不足,所以史家也只能留下“或云司马越之鸩”的记载。
典型案例:光绪帝砒霜中毒案 投毒嫌疑人:大太监李莲英
我国古代最后一位被毒杀的皇帝,是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即光绪皇帝。
载湉是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4岁坐了龙椅。《清史稿·德宗本纪》记载,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二月,长大成人的载湉开始亲政。此时的大清王朝内忧外患,光绪皇帝启用梁启超、康有为等一班维新派人士,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六月,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变法运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历时103天便失败了,史称“百日维新”。载湉不仅未能完成革新,反而给自己挖了大坑,从此失去了自由,被幽禁于中南海。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10月21日,载湉“崩于瀛台涵元殿”。第二天,也就是10月22日,慈禧太后也在中南海仪鸾殿中死了。38岁的皇帝和74岁的太后,在24小时内相继死去,这是不是太巧了?
对于光绪之死,当时小道消息很多。有说载湉是被毒死,有说是病死,其中以“毒死说”流传最广。据已公开的研究资料,在对1980年清理崇陵棺椁时获得的载湉的头发、衣物、遗骨,进行毒性检测后发现,载湉体内三氧化二砷含量明显异常。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最后形成的研究报告断言,“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尽管弄清了光绪的死因之谜,但其死亡的全部谜团并未能一一解开。谁投的毒?又是谁指使的?如何操作的?仍无法搞清楚。一种说法是,皇帝知道慈禧卧病不起了很高兴,慈禧听说后大为动怒,才让人在载湉服用的药物中(一说饭里)掺放了砒霜,将皇帝毒死在自己归西前。
另一种说法是,慈禧无意害载湉,是太监李莲英担心皇帝复辟对自己不利,遂借慈禧之名毒死了他。曾在宫中生活过两年的德龄公主,在其所著《瀛台泣血记》一书中,将凶手直接定为大太监李莲英。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到底谁是毒死大清皇帝的主谋,或许永远是个谜!
(据《北京晚报》)
“投毒案”的种种谜团
新闻推荐
■“葛兰素史克行贿案”追踪 ■延伸 GSK在华研发新药被指违规人体试验
日前,记者通过调查,进一步揭开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以下简称GSK中国)下游利益链细节:为提高销售额、抢占市场份额等,公司销售代表向医生行贿,药价近一成返给医生,行贿款则靠编造虚假会议和餐费报销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