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以及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在加大。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已经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违规受罚虽然种类众多,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信披等内控情况不佳,遭到处罚;二是“董监高”管理团队违规,遭到处罚。
从万福生科造假上市到博时基金老鼠仓,近年来,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120家上市公司因为违规受到了证监会不同程度的处罚。相比而言,2012年全年,遭处罚的上市公司只有96家,2011年这一数字则只有73家。
近两个月来(6月至今),已经有高达46家上市公司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在这些处罚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光大证券因保荐天丰节能项目遭到立案调查。
资料显示,2013年4月15日,IPO财务专项检查小组进驻天丰节能公司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其存在违法违规嫌疑。4月18日,证监会稽查总队对天丰节能进行初步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收入、虚增资产、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关联交易未入账、报送IPO文件及财务自查报告中虚假记载等违法违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天丰节能造假问题也使得其保荐机构光大证券不但面临证监会的处罚,也使得其70亿元再融资的计划搁浅。
记者注意到,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违规的认定越来越“事无巨细”,大到造假,小到内控不到位,均会被揪出来。这也让投资者“防不胜防”。
不过,相比更加隐蔽的造假、内幕交易等违规情况,一些内部治理不佳、管理团队“玩忽职守”的情况还是能够通过长期的观察被发现。
比如德棉股份,早在2008年7月,该公司就因为“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被处罚,2009年6月,该公司出现了“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2013年1月25日,该公司又出现“未及时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而遭处罚的情况。
再比如罗平锌电,2012年8月,该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被处罚;2013年6月7日,该公司又因为“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被处罚。该处罚披露后,罗平锌电次日暴跌近6%。
值得注意的是,被监管层处罚的不少上市公司都是屡次违规,罪魁祸首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治理太差,屡屡犯错;二是管理团队很差劲,自律不足。
显然,如果投资者能够剔除在内部治理和管理团队方面有问题的公司,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掉“黑天鹅”风险;如果投资者能够挑选出在内部治理和管理团队方面做得好的企业,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投资决策。
据《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推荐
暑假期间,不少小孩子长时间守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最近,有家长反映,孩子模仿动画片的主人公说话,学来满嘴脏话。家长担心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呼吁电视台停止无节制播放含有暴力、不文明画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