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游仙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以民生需求为量尺,以主动融入为常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深入推进“四项规范,多方联动,延伸触角”三大系统工程,在执法为民、优化环境、反腐倡廉、加强诉讼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项检察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有效提升了检察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2013年7月,该院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执法为民十佳集体”荣誉称号。
1
“四项规范”打造办案通道
保诉讼参与人审前辩护权
该院把修改后的刑诉法和刑诉规则中关于人权保障、程序公正、规范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规范了接待场所,建成了100余平方米案件管理大厅,一是合理规划各功能性分区,由案件管理办公室统一接待,实现材料提交、案件查询、案卷查阅、摘抄、复制等工作“一站式”服务。二是根据新刑诉法制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案件查询与阅卷办法》,明确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阅卷条件、手续和程序,有效保障其阅卷权。2013年1—7月,该院共集中统一办理律师及诉讼代理人案件信息查询138人次,接待阅卷辩护律师41人次,复印案卷材料1500余页。三是所有案件均由案管办网上受理、网上流转、网上办理,同时还建立24小时律师预约制度,为其提供电子卷宗快速复制服务。四是规范法律援助,实行“一卡通”;7月开始,该院主动会同区法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会签了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一卡通”工作制度。此卡从侦查环节至审判结案,卡随案走,全程反映涉罪未成年人接受法律援助的动态,有效监督指派辩护律师参与法律援助,维护了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2
“多方联动”构建服务平台
促民生诉求“一站式”解决
该院按照集约效能原则,将民生热线、控告申诉、检调对接、申诉听证、刑事救助、心理疏导、检务查询、检务公开和网络问政等9项与群众工作有关职能进行整合,统归诉求服务平台行使,对群众诉求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逐步建立起以控申部门为主力,侦监、公诉、民行、监所、“检调对接”中心和检察工作室“1﹢6”联动一体的群众诉求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来访必回复,查询有平台,轻刑有调解,困难可救助,心结能疏导,执行有监督”的全方位服务,努力促进辖区群众“走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同时,该平台在全市率先开通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同步对接省、市检察院远程接访视频,实现了群众与领导面对面,问题与化解面对面。该院还将民生热线和互联网、政务网、检察专线网系统整合,建立了“一线三网”网络受理平台,通过检察专线网将涉法诉求分类处置,跟踪办理,实现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013年以来,该平台共妥善办理群众诉求65件和网络问政案件7件,运用“3+1”“检调对接”机制,成功和解轻微刑事案件4件,促成刑事、民事申诉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息诉11件,向生活困难的两名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金2万余元。
3
“延伸触角”开展免疫工程
“一网三墙”预防职务犯罪
去年以来,游仙区共投入6.5亿元建成105项民生工程。该院即联动重点单位和关键部门,合力开展民生项目免疫工程,重点对监理、施工、建设等管理人员开展预防监督,在招标、施工、验收、结算环节,筑牢职务犯罪“免疫墙”、“隔离墙”和“防护墙”,形成“天罗地网”,为民生资金系上“安全带”。一是扎实开展春季集中送法。走进石马工业园和魏城等镇乡的民生项目工地,以发生在身边的工程建设职务犯罪典型案例为重要内容,析案释法,并协同监理、设计、施工人员开展预防知识竞赛,精心构筑起思想“免疫墙”。二是设立专项预防工作联络员制度。协调重点工程承建方指定专人担任专项预防工作联络员,检察干警与其定期通报工程进展与违法违纪苗头情况,调查了解预防薄弱环节,先后提出有效防范建议措施10件,精心构筑起制度“隔离墙”。同时,严格执行廉洁准入。重点对农田水利建设、拆迁安置等重大项目实施跟踪预防,针对招投标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要求投标企业须持检察机关出具的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方能参与竞标。三是依靠群众全方位监督。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同时深入工程一线和沿线村社,向群众了解工程建设相关情况,接受群众举报监督,精心构筑起反腐建设“防护墙”。 (孙一)
新闻推荐
8月31日11时许,上海宝山区丰翔路1258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6人危重,受伤人员正在医院全力救治。事故发生后,市领导、安监、消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