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以后抬头看到带有顺丰LOGO的“无人机”请不要诧异,它是专门送快递的。日前有消息称,顺丰正内测“无人机”,通过其运载包裹。顺丰相关负责人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无人机”快递主要用于偏远地区的配送。不过,来自北商商业研究院的分析显示,尽管该模式比传统配送更具成本优势,但未来推广可能会受到相关政策制约。
顺丰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由顺丰自主研发,采用八旋翼,下设载物区,飞行高度约100米。该“无人机”内置导航系统,工作人员预先设置目的地和路线,“无人机”将自动到达目的地,误差在2米以内。不过,对于该机器载重量等信息,顺丰方面表示不便公开。目前,“无人机”已在广东东莞市松山湖地区进行了内部试运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部分偏远地区,快件带来的收益难以抹平网点建设、维持所消耗的资金。采用“无人机”能有效提高配送效率,减少人力、运力成本。目前,市场上和顺丰“无人机”类似的飞行器售价约6万元,一辆依维柯车的价格则在9万元左右。某大型快递企业负责人表示,“无人机”为将来快递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但实际运用的可能性不大,不会轻易跟进。
来自北商商业研究院的分析显示,从技术上讲“无人机”快递可以实现,但在政策层面存在一定推广风险。尽管2009年相关部门下发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并未涉及商业应用的相关内容,但有消息称,我国的《无人机飞行管理规定》正在制定当中,可能将对此类飞行器的商业应用做出明确规定。此前,上海一家集烘焙与快递于一体的公司曾用“无人机”配送蛋糕,但由于可能砸伤消费者,而且也没有得到民航管理局的许可,最终没能成功。
据了解,国际上已有“无人机”快递的先例。资料显示,美国Matternet公司曾使用“无人机”,其能携带2公斤物体飞行9.7公里。该公司希望进一步扩张计划,来替换当前的快递网络,并建立一个“无人机”配件全球供应系统,为这些自控飞行器提供保障。同时,该公司还计划建立充电基站,使“无人机”可以沿途降落进行充电。
顺丰的无人机测试消息一出,网友在评论中透露出对无人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担心,例如不可抗力的破坏(如鸟、恶劣天气等),人为破坏(打飞机、破坏芯片据为己有等),这有一部分的技术因素。甚至有网友调侃:“顺丰无人机一出,淘宝弹弓成交量大增。”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
业内人士则认为,这次事件炒作的嫌疑颇大,顺丰的“无人机”配送在具体推行区域、运营数量等方面依然有待观望。
据《北京商报》
新闻推荐
“驴友,骡子;亲兄弟,何太急。” ——宁波驴友夜宿野外遭骡子造访,以为被狼包围吓呆报警,网友调侃说 “父母交不交养老保险跟孩子上学有啥直接关系” ——安阳市外来务工者没养老保险孩子无法上学,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