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继“兼职厂妹”传闻、员工集体斗殴事件后,又陷“学生工”风波。此次事件的另一主角是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该学院被指强制安排千余名在校学生进入富士康实习,不参加实习者将不予发放学位证。这种做法触发坊间对校方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联的猜测。
实习专业不对口
王一然是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大二的学生,她告诉记者,此次进厂的至少包括有大一大二的学生,在缴纳了车费之后,学生被安排从西安乘火车到烟台。
对此,王一然早有心理准备。她告诉记者,上一届学生在去年也被安排来实习,而在富士康的实习是该学院学生大学四年的“必修课”,如当年暑假不能完成者,下一年需补上。
但让王一然想不通的是,实习与专业并不对口。她一个同学学的是财会,却被分往流水线“给PS4贴胶纸”,王一然自己的工作则是生产线上的“外观检测”,具体内容是把PS4撕掉保护膜,贴上防开启标识,“每天重复同一个动作,搬机器,撕纸贴纸”。
王一然的说法得到另一名大一男生李新洲的印证,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工作内容却是“把PS4的4条线路及说明书一起放到盒子里,传到流水线的下一人”。
王一然描述了她每天的工作早上7点半开工,11点到11点半有半小时的吃饭时间,然后工作到下午4点半结束“早班”,继续加班的话则是到7点半结束,“一天共11小时工作,上下午各有10分钟休息时间”。
代理费疑云重重
事实上,富士康被曝使用“学生工”并非首次,去年10月,有媒体称,烟台市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都有学生被安排在富士康“实习”。
据《华商报》此前报道,烟台富士康招募中心的工作人员称,带学生做暑期工人数超过50人,可按照每人150元的最高标准给组织者提取代理费。
那么这笔介绍费是否存在,学校又是否收取这笔费用,费用的流向如何?学生们所称的“富士康赞助学校500万元设备”的说法又是否属实?
记者向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提出了上述疑问,但对方回复的书面材料中并未给予回答。
此前据《华商报》报道,去年6月,该学院副校长张君安回复记者称,“前两年我们几个学校和富士康有过学生自愿实习的合作,那时300个学生以下,带一个学生(代理费)是50元,300个学生以上,每个学生(代理费)100元”。张君安说,这笔代理费是在学生实习期满后,富士康公司按人数支付的。他强调称,这笔钱是用于贴补学生实习费用,没有发给个人。
在富士康源源不断地接收在校学生的背后,是该企业巨大的用工缺口。据经济观察网此前报道,在烟台富士康内部,基层工人很缺,加上富士康连续曝出跳楼事件,工人并不好招,目前富士康的招工办法主要依靠内部人推荐和动员亲朋好友加入。而当地政府甚至动用行政力量帮助富士康解决“用工荒”。 《东方早报》
新闻推荐
10月15日,在安徽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食堂,志愿者正在宣传珍惜粮食。当日,安徽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大学生在食堂通过用五谷杂粮作画、制作宣传标语等方式,倡议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