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不要把社会阴暗面告诉涉世不深的孩子?我以为,这是必要的。社会阴暗面是真实存在的,好人与坏人是相对的,没有坏人也就没有好人。没有必要刻意回避。当然告诉孩子阴暗面也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定要把握好度
首先要把握好年龄,对年龄小的孩子不宜过多渲染社会不良现象,年龄增大就逐渐增加一些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更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告诉与孩子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阴暗面,因为外界不良诱惑较多,社会风气不好,教会孩子识破犯罪分子坑蒙拐骗的伎俩,防止孩子上当受骗,这是教育孩子的重要一课。
其次,不要走极端。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知道人性复杂,就大讲特讲生活中的阴暗面,让孩子觉得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生活充满着恐惧感。孩子知道人心险恶,到处充满着狡诈、阴险,孩子就会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会产生厌世心理。可以告诉孩子阴暗面,但不宜过多。
把握好主流价值
社会有温情的一面,也有阴暗面。家长要多告诉孩子社会的温暖、阳光,多讲一些身边那些充满着爱心的感人事迹,还可讲一些报刊网络影视媒体上的那些震撼人心的感人事迹,特别要让孩子了解中央电视台每年评出的感动中国的优秀人物。
生活是多彩多面的,既有阴云,也有阳光,但是阳光是主流。我们告诉孩子社会的阴暗面,尽管有些坏人坏事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但我们要让孩子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家长要以阳光的心态来教育孩子应对社会阴暗面,让孩子相信通过努力,不良的社会习气会得到改变的。
教育孩子辩证思维
纷繁的社会现象往往不是以单一的面孔出现的,现象与本质往往是脱离的,假相往往能欺骗人的眼睛。有些骗子表面上看起来是热心人,急你所急想你所想,来诱你上钩。要教会孩子辩证地分析问题,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既然他说得那么好为什么自己不去做呢?一些不法分子往往披着温情的外衣诱人上当受骗,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好与坏是相对的,“阴暗”与“阳光”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让孩子学会用相互转化的辩证思维来看待社会问题。在社会阴暗面面前,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社会风气渐渐好转,阴暗面也会逐渐减少。
·琚金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新闻推荐
近日,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又有新进展,因涉嫌假冒记者身份敲诈勒索等,格祺伟等人被依法批捕。据了解,警方初步掌握其犯罪线索200多条,已初步查证36起,受害对象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