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钱亲人反目,投资血本无归

来源:新安晚报 2013-12-19 07:35   https://www.yybnet.net/

正午,小巷里飘荡着午饭的香气。60岁的他也热好了午饭——一块窝头、一个馒头和一碗剩稀饭。对于租住在这里的他,街坊们竞相努嘴,“他叫赵作海,被判错案坐过牢。”除了11年的冤狱,错案带给赵作海的还有65万国家赔偿和补助。但他却没有过上好日子——因钱众叛亲离,再婚娶妻却婆媳不和,投资商海又血本无归。朋友闵凡玉表示,晚年危机正向赵作海逼近。

■事件背景

1999年,赵作海因同村赵振晌失踪后发现一具无头尸体而被拘留。2002年商丘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其死刑,缓刑2年。2010年4月,赵振晌回到村中。2010年5月,河南高院认定该案系一起错案,宣告赵作海无罪。赵作海随后获国家赔偿及生活困难补助65万元。

在身陷晚年危机的赵作海看来,日子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有家难回,租住简陋民房

生意折本,钱已所剩无几

1

商丘市睢阳区北部不足30平米的两间门面房,分别被当成了厨房和卧室,月租三百。

2013年11月17日,厨房被设成了临时的会客厅。一张方桌摆在正中,上面撂着几个空碗、热水壶和吃剩下的窝头。堆放在墙根的蔬菜、厨具、脸盆和纸箱等杂物,足足环绕了整个屋子。三个人坐下,厨房再无落脚之地。

当日最低气温已下探至0℃,风顺着门缝灌了进来,因为没有任何取暖设施,让人不禁直缩脖子。这是赵作海和老伴李素兰目前生活的地方,他们已在此居住超过大半年。

“政府在家给你盖了房,为什么不回去住?”记者问。

“我和李素兰结了婚是一家人了。她和儿媳妇闹得不好,我现在也没有回去的念头了。”赵作海说。

记者问:“为啥不在柘城县城住,要到商丘市这么远?”

“柘城很多人因为我的错案判了刑,离远点安全些。”赵作海接着说。

而在40公里外的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镇赵楼村,赵作海家的两扇红色铁门正被一把生锈的铁锁把守。因为长期无人居住,院子的地砖上竟生出薄薄一层青苔。

拿着剩下的30多万元,李素兰的一位老乡向赵作海提议,让他跟自己去宁夏卖门窗。

在宁夏,赵作海拿出15万“投资”。

但他并没有见到什么所谓的门窗,而是被告知做“传销”更挣钱。

“啥叫传销啊?”赵作海说,这是他第一次听到“传销”这个词,脱离社会生活11年,已有太多的新事物让他感到陌生。

“投资”失败,赵作海无奈回村。没多久,李素兰又与儿媳发生了矛盾。赵作海索性带着李素兰搬到了商丘市。

在商丘,夫妇俩又产生了转包旅社的想法。

赵作海又拿出2.8万元,盘下了一家位于商丘市归德路的旅社,水电费根据实际用量结算。旅社共有十多间房,内设床铺、被褥、风扇和电视。双人间30元一晚。

赵作海还在旅社门口支起一个烟柜,卖些香烟和零食。

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除春运时的入住率还算说得过去,整个夏天几乎无人入住,营业额甚至连水电费都不够。在经营了11个月后,旅社最终关张。两口子大体一算,又赔了两万多。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李素兰进入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在经历了儿子结婚、被取款14万元、误入传销和开旅社失败之后,赵作海当初的65万国家赔偿和补助款,只剩下一二十万元。

如今,他将这笔钱都放进了李素兰所在的投资公司,每月领取一笔收益。至于钱究竟投向哪里,有没有风险,他一概不知。

朋友闵凡玉对此深感忧虑:“赵作海投资风险非常大,一旦收不回本钱,他就身无分文了!”

“我打工也不行了,也没人要我了。”赵作海说,现在自己每月低保60元、李素兰月薪1000元和每月的投资收益,这就是家中所有的经济来源。

因为钱财,落得众叛亲离

3

2010年5月,赵作海背负的“故意杀人案”,被河南高院认定为错案。服刑11年的他被无罪释放。紧跟着,他领到了国家赔偿和困难补助金65万元。

“先给大儿子娶媳妇”,是赵作海的头等大事,也是他当时就这65万元的唯一规划。

2010年7月17日,释放后的第三个月,他的大儿子赵西良在鞭炮声中将媳妇抱回了家。赵作海说,这场婚礼他花费近10万元。随后他又拿出两三万元为儿子盖新楼房。

可他并不知道,剩下的50多万元,并不能让他过上安宁的生活。

如何应对前来借钱的亲戚?赵作海为此头疼不已。

与赵作海家斜对门的是他的叔叔赵振举。2010年4月,被赵作海“杀害”的村民赵振晌突然回到赵楼村,赵振举随即报警。

“赵振举认为这是他的功劳,问我要5万元。我给了他3000元。”赵作海说,争取赔偿金的时候,赵振举也没有出什么力。叔侄为此闹僵。

现在不与赵作海来往的,还有妹妹一家。

赵作海回忆,自己刚被释放后回到妹妹家时,因为自己没文化,记者采访往往要先联系妹夫余方新。

“余方新觉得自己出力了,想要两万元还贷款,我给了他5000元,他嫌少,说还不够自己的手机费,把我气得呀!”赵作海说。

有了钱,赵作海也想有个伴。2011年4月,离婚后的他与李素兰领了结婚证。婚后,李素兰常与大儿媳发生争吵。赵作海说,或许是担心李素兰从此控制住了剩余的钱,长子赵西良趁自己离家,从存折中取走了14万元,而后离家打工。

儿子取款的事,加深了赵作海夫妇与妹夫的矛盾。在李素兰看来,是余方新跟赵西良说了密码,才导致14万被取走的。与妹妹关系的恶化,直接导致了赵作海与两个儿子的疏离。孩子们现在在做啥?在哪家单位?赵作海一概不知,他的了解仅限于:“老大在济南,老二在北京,老三在南京。女儿从来没来看过我。”

没有工作,身陷晚年危机

4

三年过去了,赔偿金只剩少半,年过六旬的赵作海该作何打算?

“走一步算一步吧。”他的回答带出几分悲怆,“肯定不会说死了没人埋。”

“孩子也没给我打过电话,我尽量不去想这些事。”赵作海几近哽咽,他说自己每当想到这些,就出去走走,设法转移注意力。

李素兰每天去上班后,没有工作的赵作海就到公园、鱼塘和城墙根独自散步打发时间。

尽管邻居们都知道这里住着赵作海,但他本人却不轻易和邻居们接触。赵作海如今多了一丝危机感:“我在这里租房,是人家的地盘,说不好了,招惹是非。”

就连走在街上被人认出,他也会故意反问:“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国家给了赵作海赔偿,却无法替赵作海对生活做出合理的规划,最终依然挽救不了他的生活。”谈及朋友赵作海的晚年,闵凡玉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在闵凡玉看来,如果当初有关部门能给赵作海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挣个一两千元,他的境遇或许就不会如此。

2013年11月17日晚7时,赵作海回到家,拧亮了屋里那盏唯一能够照明的13瓦节能灯,他与李素兰准备就此休息。

而在屋外,巷子里简陋KTV里的音乐才刚刚响起,热火朝天。

2

李素兰看不清手机键盘,赵作海拎过来家里唯一用于照明的13瓦节能灯。

据《法制晚报》

新闻推荐

网曝县领导酒后互殴浙江云和县官方回应:打人属实,但细节有出入

浙江云和县官方回应:打人属实,但细节有出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钱亲人反目,投资血本无归)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