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就近城镇化力避“千镇一面”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4-03-24 11:46   https://www.yybnet.net/

就近城镇化,是指“农民家门口的城镇化”,也可以说是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的城镇化,但农民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可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的服务。

就近城镇化可以避免旧的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过去30年我国的城镇化,一直是大规模农民向北上广等大都市迁移,导致这些城市扩展为巨型城市,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早早患上城市病。大量的农民离开家乡,在农村地区也出现空心村。而就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两种问题的产生,

解决很多现实大问题。就近城镇化可以说是社会代价最小、农民最幸福的一种城镇化形式。

就近城镇化这种模式近年来在我国东部农村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很有生命力,不少工业发达的村庄建设成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公共品服务向中等城市看齐,农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城镇生活质量,另外一方面这些小镇与农民原来的工作与生活地也很近。据调查,目前我国75%以上的农民并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因为农村户籍所附着的宅基地、承包地的含金量未来会越来越高。农民的心态也决定就近城镇化也是一条农民很认同的城镇化新模式。

就近城镇化发展一定要避免“人为造城”与“房地产化”。过去不少地方把城镇化理解为造城,通过拆迁、征地、卖地,去开马路、筑广场、建高楼。城镇化变成了房地产化,成为一场房地产商人的盛宴,各城市同构化严重。

就近城镇化一定要有产业支撑,不能人为造空城,这是城镇化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一个城镇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工作机会,大量的人集聚起来,问题会更大。长三角、珠三角的小城镇之所以繁荣起来,都是专业镇的发展所带动。目前我国“千镇一面”、“产业高度同构同质”是中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大问题,如何寻找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城镇化能否可持续的重要问题。

其实并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中国更需要许多富有特色的小城镇。这需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郑风田)

新闻推荐

保罗·沃克确定死于超速警方已排除汽车故障

去年11月30日,保罗·沃克与朋友罗杰·罗达斯驾车兜风时意外撞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果汽车迅速燃起熊熊大火,无论坐在驾驶位的罗达斯还是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保罗·沃克,两人都在这场灾难中去世。由于罗杰...

相关新闻:
一颗五颜六色的心2014-03-25 11:46
猜你喜欢:
评论:(就近城镇化力避“千镇一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