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梁劲君(左)在时代广场大门屋顶上介绍免维护佛甲草种植技术。
□本报记者陈张文/摄
3月的桂林仍然寒冷多雨,很多植物仍处在冬眠中,而三里店时代广场大门屋顶上800平方米的佛甲草却绿意盎然,传递着勃勃向上的春的气息,更诠释着梁劲君的梦想——— 用绿色为建设美丽桂林作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面对这勃勃向上的佛甲草,来自临桂县茶洞乡的朴实农民梁劲君很是欣慰。多年来,他苦心研发的空间绿化技术业已成熟,并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不用浇水的特殊空间绿化技术。
2000年,梁劲君和很多打工农民一样,走出大山来到城市谋生,在北京找了一份园林园艺工作,种花种草。
要干就干好的秉性,让他做事十分认真,每一粒草种花种的播种、每一块草皮的铺设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很快,他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也更感受到了绿化对于城市的重要性。
梁劲君成了城市绿化的行家,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绿化,参与了上海世博园的园林绿化,在南京、广州等大城市都有梁劲君参与的绿化工程。
一天,梁劲君冒出一个奇特的想法——— 桂林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旅游名城,风景绝美,但当游客登山观景,呈现给游客的却是城市建筑屋顶不雅观的一面,散乱的隔热砖块、杂乱无章的违章建筑、破损不堪的石棉瓦、随意搭建的各种瓜棚……桂林如果能系统进行楼顶、墙壁绿化,改变建筑景观,那会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
梁劲君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2011年,梁劲君回到桂林,和他的小团队在七星区注册成立了一家绿化有限公司,全身心投入到空中立体绿化研究中。
梁劲君和他的团队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在七星区朝阳乡租地200亩建立研发基地。经历无数次失败,他终于研究出了不用浇水的特殊空间绿化系列新技术。该技术可实现完全无土栽培,仅利用木屑、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发酵即可,轻型,适合于任何建筑屋顶的绿化;草本植物以佛甲草为主,草株高25到30厘米,自然平整,具有超强的隔热效果,一年四季不用浇一滴水,可节约大量水资源,而且四季常青。随后,梁劲君在三里店时代广场的大门屋顶上种植了800平方米,从种植完成后就从来没有管理过,至今几年了,仍生长旺盛,屋顶绿化效果极佳。
梁劲君还成功开发出了不用浇水的墙壁立体绿化,从屋顶发展到墙壁。
梁劲君经过反复的实验,还开发出了不用浇水的阳台绿化。优雅别致的容器、量身定做的立体布局、合理的植物搭配、智能化自动供给系统,还可以在阳台的局部墙体上设置小范围的立体蔬菜培育区,让市民把乡村田园带回家。
梁劲君和他的团队研发的立体空间绿化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2012年7月,市科技局将他们的发明专利《全生态屋顶隔热防水绿化结构》技术列入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由财政下拨了8万元的研发经费。
2013年8月,受第三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梁劲君和他的团队在园博园主题馆一号馆展示了《美丽广西》、《园林圆梦》等大型立体绿化作品,成为园博园最受游客欢迎的合影留念展示区之一。
新闻推荐
行人遭3辆车撞击碾压致死其中两辆车逃逸净瓶山大桥“11·27”肇事逃逸案破获
□本报记者陈静通讯员龚政勋实习生崔丽娟去年11月27日早晨,在七星辖区净瓶山大桥发生一起3次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恶性事故(详见本报去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