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副省级”莫成官员违纪公开“分水岭”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4-06-11 04:53   https://www.yybnet.net/

□高明勇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3年中央第四巡视组对吉林省进行了巡视。吉林省委日前公布巡视组整改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指出,关于个别副省级领导违规担任金融机构董事长的问题,在金融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副省级干部3人。其中,1人因个人严重违法违纪被处理;另外2名领导同志均已辞去在企业兼任的职务。

又见“匿名副省级”。最近一段时间,官员违规处理频见关键词“副省级”。先是黑龙江省通报顶风违纪问题,对一名喝酒致陪酒人死亡的副省级干部,给予处分(当时并未指名道姓及公开具体细节,媒体报道后一个月左右才公开详情)。接着媒体又曝光,交通部的一位副部长,因为大吃大喝行为被处分。截至目前,公众并不知道这位副部长姓甚名谁。

按照常理来推,既然吉林省这几位“副省级”干部的违纪问题已经查实,其中两人辞去兼职,一人还“因个人严重违法违纪被处理”,那么姓甚名谁似乎无须再藏着掖着了,但问题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数起与“副省级”有关的违纪事件,一个共性特点就是“副省级”似乎成了官员违纪信息公开的一个“门槛”。此举一旦成风,不但不利于以儆效尤,连违纪官员本人也难有切肤之痛。更令人担忧的是,容易无形中形成违纪官员信息公开的“分水岭”,乃至成为“玻璃门”。

其实,十八大之后,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即便省部级落马官员也大有人在,副省级落马官员更是屡见不鲜。尽管中国社会一直有“为尊者讳”的潜规则,但按照目前的反腐形势看,“副省级”不该是影响违纪官员信息公开的障碍。

最近中央有关部门也指出,党纪严于国法,党员违法必先违纪。此言切中时弊,既然党纪严于国法,那么,违法官员的信息能够公开,违纪官员的信息也没有理由不公开,不论职务高低。

从反腐效果看,民众也更期待看到在责任担当和惩戒机制层面,对一些违纪官员的处理,从“违纪”和“违法”两个层面双管齐下,不仅公开违法处理情况,也公开违纪处理情况,让“党纪”严于“国法”落在明处。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越是位高权重的官员,越应该从严要求。因此,官员违法违纪问题公开,需要一视同仁,如此才能形成震撼教育的效应,自上而下重塑官场风气。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闯王”违法是以罚代管懒政下的“蛋”

□潘洪其深圳交警近日曝光了十大闯红灯违法车辆,其中一辆粤牌海马车半年闯红灯102次,成为统计期内次数最多的“闯王”,罚款累计10万多元。第二名半年内闯红灯违法逾百宗,第三名今年1至4月闯红灯...

相关新闻:
P2P行业亟待监管2014-06-13 04:53
猜你喜欢:
评论:(“副省级”莫成官员违纪公开“分水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