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老乡于大哥在现场向本报特派记者(左二)讲述救援一幕。
1
昨日,江苏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后,尽管官方没有公布遇难人员的详细信息,但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昨晚在事故现场和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时获悉,有多名安徽籍工人受伤。
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时,临泉人于大哥听到了一声巨响,他以为是打雷。当他走出食堂,就听到有人大喊“爆炸了”、“快救人”。于大哥说他当时“吓蒙了”,然后一口气将数十名死伤工友从车间内拖了出来。在事发公司对面一家企业刚下班的萧县老乡,也同样参与了救援工作。
牛学同是淮北萧县人,今年34岁,是昆山市一家企业的叉车司机。最近一段时间,他都在上夜班,晚上7点半上班,第二天早晨8点钟下班。
昨天早晨7点37分,他正在厂区驾驶叉车作业,突然听到附近传来巨响,尽管他当时“感觉地面震了一下”,但并没有意识到对面的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荣公司”)“出大事了”。
“声音特别大,我们当时一起作业的人都听到了。”响声之后,牛学同扭头看到,中荣公司的一栋两层高的车间上方冒出光火,“火光时间很短,紧接着就冒白烟了,像蘑菇云一样!”
事发中荣公司位于昆山开发区的南河路上,昨天傍晚6时许,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赶到这里时,南河路两端均拉起警戒线,当地警方严阵以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线外围,路过群众和在附近厂区上班的工人聚集在一起,议论着早晨发生的一幕。
“我有个同事早晨上班迟到了,当他走到公司大门时,还在担心被罚款,突然就发生爆炸了。”警戒线外,一位操河南口音中年男子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随后,他打开手机QQ,将这位老乡“QQ说说”上的照片打开,照片上死伤工人被烧的画面惨不忍睹。
一位中年女子说,中荣公司发生爆炸之前,她正在家里做早饭。“我以为天空打雷要下雨了,跑出门收衣服才看到,窗户玻璃都震掉地上了,声音太响了!”
三个小时拖出数十名工友
2
爆炸声后,同样误以为是天空打雷要下雨的,还有临泉老乡于大哥。昨天晚上8点钟左右,身着黄色T恤衫的于大哥走到警戒线外,当他睁大眼睛,筋疲力尽地伸头看看里面的情况时,被民警拦住了。
“哎,下午出来一趟就不让进去了,东西都还在里面,晚上去哪儿睡觉呢?”于大哥嘟哝两句后,将自行车停在路边,蹲在湿滑的绿化带里。记者这时上前询问,才知道他是安徽老乡,今年5月底在老家收完麦子后,只身一人来到昆山,成为中荣公司的一名电镀工。
“确实很吓人,饭桌都在震!”更让于大哥感到吃惊的是,当他走出食堂一看究竟时,附近传来凄惨的“救命”声,“我当时就吓蒙了,有的人身上带着火往外跑,有的人从二楼就跳下来了……”
于大哥来不及多想,赶紧冲上前抢救伤员。“很多伤者跑出来后,躺在地上就不能动了,有的在地上打滚。”于大哥说,这时,工厂里的叉车也开来了,于大哥使出浑身力气,将这些逃出来的伤者拖到木栈板上,让叉车直接往公司大门外送。
“没过一会儿,消防车来了,车间里的火也被扑灭了,我又跑到车间里救人。”但车间里的情形让于大哥震惊了,“好多人趴在机器上,有的人肢体不全,一动不动……”
于大哥说,从早晨爆炸事故发生后,到上午10点半,他拖出了数十人。
于大哥边跟记者说着话,边脱掉了T恤,搭在肩膀上,时不时用那粗大的双手捂住额头,像用毛巾擦脸一样,双手拖过脸颊后,不时发出阵阵叹息声。
救援结束才向家人报平安
3
牛学同告诉记者,当时参与救援的还有一位萧县老乡,外号叫“胖子”,一米七五的个头,有一百八九十斤重。“我们不在一个车间,两个月前公司组织去四川旅游时认识的。”牛学同向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描述说,当时救护车、公交车都排满了,“光公交车就有几十辆,拉几个人就走了。”
而当于大哥忙于救人时,他没有注意到口袋里的手机一直在响。“大概上午9点多钟的时候,公司打电话通知家属,说公司出事故了,让家人联系在公司上班的工人。”于大哥介绍说,“最早打我电话的是我女儿,看我一直没接电话,哭了好长时间,还让在昆山打工的老乡来找我。” 直到救完人后,他才发现手机有好多个未接来电,赶紧向家里人报平安。
于大哥说,和他住在同一宿舍的还有一位淮北籍老乡,因为爆炸发生时,这位老乡正在车间里干活。“我打了一下午电话,一直没人接听,也不知道他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于大哥说,中荣公司里河南和山西人较多,大多是夫妻。“安徽人应该不多,我来应聘的时候,公司说不要安徽人,我还是花钱找中介才让进来的。”
本版稿件由本报特派记者 向凯 胡广/文 陈群/图
市民用花祭奠遇难工人。
新闻推荐
2012年,诈骗团伙在柬埔寨虚拟国家机关办公电话,冒充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透支、洗钱、诈骗、贩毒等理由,向全国各地拨打诈骗电话。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成功骗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