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牢记与家人的零星回忆

来源:达州晚报 2014-08-02 14:12   https://www.yybnet.net/

同样的烦恼还发生在大学生林林的身上,她的爷爷从来都是不苟言笑,退休之后身体依旧硬朗,早上起床后会在阳台上打打太极。因为爷爷随时都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因此在外读书的孙子们很少与他亲近,只有每逢节假日才去看望他。加上奶奶过早离世,老人平时的生活是很孤单的。

岁月不饶人,时间不仅在老人的脸上留下印记,也慢慢侵蚀了老人的神智。一次生病之后,林林的爷爷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严肃的他朝夕间竟变成了一个“孩子”,吃饭需要人喂,洗脸洗澡也需要人帮忙,性格一下变得温顺了。落叶终想归根,远离家乡的爷爷虽然脑中一片混沌,永远想不起子孙的名字,但他终日坐在一角向阳的沙发上,嘴里碎碎念的全是自己的家乡,似乎年少的记忆是他混沌脑海中的一点亮光。

“有次寒假回家,我专门去看望他,一进家门喊了一声爷爷,他坐在沙发上听见我的喊声,兴奋地抬起头冲我招手。”林林说,她走过去坐在爷爷身边,看见他眼中有难得的兴奋,爷爷说:“你来了呀,陪我打牌嘛。”其实当时爷爷手中紧捏着几张餐巾纸,并示意她拿几张餐巾纸。

林林不想扫爷爷的兴,于是也拿起餐巾纸陪他打起了牌,当爷爷听到自己赢了时,十分开心,咧开嘴像个孩子一样笑了。“看到爷爷的表情,我心中满是感慨和心酸。因为老年痴呆症,从前强势的他变成了处处需要家人照顾的‘小孩子\’,他活在自己简单的世界里。”林林说,她依稀记得小时候,自己经常缠着爷爷陪她打牌,但是长大后就很少打了,可是爷爷现在虽然已不记得很多事情,却还记得和孙子们一起玩耍的情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患老年痴呆的老年人,即使忘记了许多事情,却还记得和子孙曾经在一起开心的事情。因此家人对待老人必须要有耐心,多与他们讲起以前的一些事情,不要让他们“痴呆”得彷徨无助。

自创“爱心卡”防走失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害怕老年人一个人出门迷路,害怕一个人在家出事,因此不少市民都选择将患老年痴呆的老人送往福利院等专业养老机构。

市社会福利院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福利院里的特护部就有几位类似的老年患者。“这些老年人都是属于记忆衰退、思维退化那种情况,他们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像有位80多岁的大爷,现在就像个几岁的小孩子一样,总是和其他老人吵闹。”

60岁的黄大妈无奈地对记者吐露,她也是实在忍受不了才将公婆送到了福利院。当黄大妈公婆出现老年痴呆症状后,她还坚持自己照顾,总想着这一辈子都没和公婆红过脸,老都老了,才闹婆媳不和吗?谁知,公婆越来越挑剔,一会儿说存折被她偷了,一会儿说为什么要开空调冷死她,要么就问她到底是谁,为什么要住在自己儿子的家里。一次次后,黄大妈终于和老伴商量送老人去福利院,毕竟那里有专业人员来照顾。

走在达城的大街小巷,记者经常会看见这样一些老人,他们的身上都贴着一张小卡,据了解,这是近年来因为“老年痴呆”而流行起来的“防走失卡”。这种防走失卡就像老人的“身份卡”一样,别看它小巧,但是五脏俱全,上面可以记载着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还有子女的电话号码。老人出门时,家人把卡贴在其身上,这样老人在走失的时候,好心人就可以通过此卡打电话通知家人来接回去。

73岁的贾大爷最近很不情愿地佩戴上女儿亲手做的防走失卡。“他不承认自己有老年痴呆的前兆,上午才让我去楼顶花园摘了花椒,下午又让我去,坚决不承认上午让我做过。”贾大爷的女儿贾红说道,父亲的面子观念重,费了很久口舌才让他戴上这个卡的。

但记者了解到,达城还有很多子女都没有意识到老年痴呆这个病,只有部分人为自家老人做了这种防走失卡,而且大多数老年人也不愿意面对自己患了此病,殊不知,“老年痴呆”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因此,当有一天老人患上此病,我们不妨和他们换换角色,让我们当起“家长”吧!

当我们的父母变成

“救命!你们快放我走”

近年来,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人数量的增加,一系列的老年疾病也随之而来,而其中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是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此病在老年人中患病率相当高,主要表现除了记忆力退化以外,还会无故发生吵闹打架、胡乱摔物等情况。因此,当有一天,我们和父母转换角色,让他们像孩子般地一遍遍地重复自己的名字,重复家人的电话号码,不厌其烦地回答他们在3分钟内重复提出了5遍的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要像他们对待儿时的我们一样,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曾娅的外公唐大爷一直单独生活在达城郊区,身体还不错,80岁之后,曾娅把外公接到了自己家照顾。老人每天生活很有规律,早晨5点半就起床锻炼身体,之后去菜市场逛逛,买点便宜的小菜,然后在家看看报纸,下午午睡后再出门散会儿步,晚上看完新闻就睡觉。但当外公到了85岁之后,开始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先是反应明显变慢,说话也有些前言不搭后语,有时候连家里人也有点分不清了,总是张冠李戴。虽然曾娅以前听说过老年痴呆症,但从来没有具体接触到这种病,所以当86岁高龄的外公也患上这种病时,35岁的她才真实地体会到老年痴呆症的可怕。

“刚开始外公患病时我们都没在意,以为这是人老了的自然现象。”曾娅现在想起都很后悔,如果早点带外公去医院治疗,也许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糟糕。那时,唐大爷隔三岔五就会闹一场,一般是凌晨1点多就开始烦躁不安,有时候是爬窗台,有时候又使劲捶打防盗门大喊:“我要回我自己的家。”有一次,唐大爷竟然三更半夜自己把门打开跑出去了,这可把家里人吓坏了,大家四处寻找,又是贴寻人启事,又是到派出所报案,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在一个垃圾堆旁找到了老人。这次事情之后,每天晚上,曾娅都会仔细将防盗门反锁起来,可是外公打不开门,就会在家里大喊大叫,闹得他们都没办法入睡。

过了三四个月,外公的病更严重了。临近春节的一天半夜,老人忽然起来蹲在窗台上声嘶力竭地大喊:“救命!我要回去,你们放我走!”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好说歹说,又哄又劝,闹到天快亮了,老人才因为疲惫沉沉睡去。曾娅的女儿多多8岁了,小姑娘以前跟曾祖父很亲,可是自从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之后,多多就越来越排斥曾祖父了,并且不断地问曾娅:“祖祖什么时候才走啊?我不想他住在我们家。”

除了晚上闹,唐大爷也逐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吃饭要人喂,大小便时常拉在裤子里,有时甚至拉到床上。为了外公的事儿,曾娅跟老公也吵了无数次架,曾娅说:“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是外公带大的,我不能抛下外公不管呀!”但是,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外公也的确将曾娅一家人的生活搅得一团糟,“实在不行的话,只有将外公送到福利院去了。”曾娅无奈地说。

老人背上贴着防走失卡

新闻推荐

“马大哈”取款忘退卡 转眼就被取走5000元

近日,市民陈某在达城来凤路建设银行柜员机取款后,发现忘记从机器内退出银行卡,赶紧回头寻找,发现卡已被人取走,账上也被取走5000元。近日,通川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陈某报警后立即展开侦查。民警调阅...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牢记与家人的零星回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