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生活杂谈
考上清华北大,广东恩平考生不仅可以获100万元奖金,还可获赠洋房一套。为扭转优质生源流失局面,重振恩平教育事业,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回乡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9月9日《南方都市报》)
广东恩平作为一个县级市,对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给予现金百万、洋房一套的奖励,其奖励额度在国内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了。而设立这一专项奖励基金的是一名恩平籍的澳门同胞,作为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种支持,这种助学精神和行为当然是值得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的。但即便如此,笔者还是想就百万重奖名校生这件事发表点不同看法。
首先,能在一个县里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必然是当地的高考状元,甚至是全市全省的高考状元,而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应试教育、对高考制度的态度越来越理性,反思越来越多,实际上已经不太追捧所谓的“状元”了。有些省市甚至出台专门的规定,要求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和媒体不主动炒作状元,也不重金奖励状元。在这种时候恩平如此高调奖励高考状元,难免有逆潮流而动的感觉。
其次,据说这位澳门同胞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的目的是避免当地优质生源流失,重振当地的教育事业。这个目的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一个地方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质量的好坏,教育事业是否发达,难道就靠每年一两个的北大清华学生来证明吗?我觉得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如何,每年各级学校的入学率有多少,失学率有多少,升学率又有多少,才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而不是靠重奖之下催生出来的几个名牌大学生。而且,当地基础教育抓好了,入学率和升学率提高了,那么势必会有更多的学生能够考入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再次,当地防止优质生源外流,重奖高考学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当地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等他们学业有成,成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之后,能够回馈故乡,为故乡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贡献力量。但是这种只重奖“状元”,对其他学生一毛不拔的奖学助学方式,只会让那些拿不了状元的学生感觉不公平,甚至损害他们对家乡的感情。这也就意味着,当地把培养杰出人才,然后回乡贡献力量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少数几个名牌大学生身上,对其他学生却不管不顾,这样能实现最终的目的吗?我看够呛。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位澳门同胞与其给予考入北大清华的大学生以百万现金加洋房一套的重奖,不如适当降低奖励额度,把省下来的钱用于资助当地那些家庭困难上不起学,或者是考入非北大清华的高校却交不起学费的学生,这才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了,毕竟雪中送炭永远要好于锦上添花。
新闻推荐
6000多名“走读干部”被查处的背后——— 中央首次大规模整治干部“走读之风”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翟永冠王存福)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