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以暴易暴”还是“以法治暴”——周亮事件再探讨

来源:桂林日报 2014-10-04 07:09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李华梁

解说员周亮的侮辱性解说事件2日有了明确结论,他自己迅速吃到了第一项苦头——被开除。坊间针对他的批评并未停止,大多数批评针对的都是周亮的不道德、不职业行为本身,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社会认知。但也有个别批评,甚至扯出了一些地域间的攻讦谩骂,对当事人亲属的胡乱指责,这就恰恰违背了批评处罚周亮的目的。

毫无疑问,周亮的所作所为违背了职业准则和起码的为人道德,对他的批评和处罚正是为了捍卫良好的社会风气、使得谷底的中国足球多上一股正气。如果再用和他一样的手腕来批评之,那么就和批评处罚的出发点背道而驰了。

古语有云,以暴易暴,不知其非。

长期以来,但凡与中国足球相关的事或人,都难逃“公众痰盂”的命运,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发达的今天。“周亮事件”既偶然也不偶然,不应被孤立看待。足球领域积弊已久,曾几何时,假球、黑哨、潜规则横行无阻,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周边方方面面,很多时候都散发着浓浓的负能量。

如今的中国足球,最缺的就是健康。这种健康,不仅是竞技体制本身的健康,还有围绕在足球周围大环境的健康。与周亮事件类似,目前的中国足球经常是在偏执的主队情节之中,骂来骂去,冤冤相报,戾气冲天。

如果把中国足球比作一个活生生的人,肌肉发达,智商很高,可呼吸的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这个人怎么可能是健康的?

要治理这种“病态”,除了积极宏扬正气,还要制定、执行规则来制约惩罚。周亮受到了自己公司的处罚,也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谴责。但在规则这个环节上,有关管理部门比如足协、比如广电、比如互联网管理机构等应该主动、迅速出面,而不是一味地民不举官不究。

对周亮的批评处罚,绝对不应该单纯地仅限于惩罚个人行为上,更不是对其个人进行侮辱。而是应该通过这种处罚,建立一套针对足球圈不良行为的制约规范,并使之有效执行。针对的,绝不仅仅是某个人,或者是某种现象,而是整个中国足球圈的行为模式,不管是管球的、踢球的,还是看球的、讲球的……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或许这,才是周亮事件带来的最大价值。新华社北京10月3日体育专电

新闻推荐

海口:便民措施将“试水”“微信化”让市民少跑路、快办事

新华社海口10月12日专电(记者夏冠男)记者从海口市政府获悉,该市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其中一些便民措施将“试水”微信网络平台,方便市民群众申请办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以暴易暴”还是“以法治暴”——周亮事件再探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