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伍夫妇经历了28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个中滋味不仅丝毫没有冲淡夫妻感情,还让彼此更知珍惜感恩。曾经3口人的幸福小家庭变成现在拥有三十多个留守儿童的温暖大家庭,也充满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从立夫妻小家到创夫妻小学
当年私奔嫁给穷小伙
在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杨国伍和邵柏英的自由恋爱遭到了邵父母的强烈反对,可她就是认定了杨国伍这个穷小子,不顾一切艰难险阻,以私奔的方式嫁给了杨国伍。
村上很多人都觉得邵柏英凭一时激情嫁过来肯定会后悔,两人婚后家徒四壁,分家后得到唯一的财产就是一间20平米的小屋。夫妻俩从亲戚那里借来50元钱,置办了些锅碗瓢盆,就开始过日子。当时杨国伍在开江拔妙中心校教书,料理家务和耕田种地等事全靠邵柏英一人承担,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再疲倦她也不会喊声累。
儿子的出生给这小家庭带来了新的乐趣和希望,但狭小的房间根本没有一点活动空间,夫妻担回煤炭烧制砖瓦一点一滴地筹备,花了两年时间盖了三间新房,简单充实的生活也让夫妻二人特别幸福。
租民房打游击教村里娃
一件事情打破了幸福小家的平静。
拔妙长堰沟村小因为生源太少师资缺乏等原因关闭了,村里的孩子只能到拔妙中心校去读书,很多孩子渴望上学,但由于距离太远只得放弃,杨国伍痛心之余下定了决心,离开执教的中心校回到长堰沟村自己办校,让村里孩子都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邵柏英非常支持丈夫的决定,夫妻二人说干就干,没有校舍就租用民房,在农家的堂屋里上课。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谁家的堂屋可以长期租用,杨国伍带着学生今天在这家上几天,过几天又搬到另外一家。“有一学期,搬了4个地方,拖着一群孩子东奔西走,我心都碎了。白天教书,带着孩子们在农家的院坝里嬉戏,晚上躺在床上,苦苦地想着未来,常常是泪流满面……”
白天上课晚上建校舍
为改善办学条件,2002年暑假,杨国武和妻子商量新建校舍。夫妻俩东拼西凑,加上银行贷款共9万元开始了逐梦之旅。
没有钱请工人干活,夫妻俩就自己动手,白天上课,晚上干活,挖土方、平操场、拉泥沙、挑砖石等等,双手磨穿了水泡、磨出了老茧。不少学生家长也抽空来帮帮忙,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起了4间平房。
学校建好了,但没有任何文娱体育设施,为了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夫妻俩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给孩子们做专用的“体育器械”,缝鸡毛毽子、做沙包,甚至用木门板搭建成一个简易球台,供孩子们练习打球。条件虽然艰苦,但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让夫妻俩觉得再累都值得。
夫妻俩成了孩子们的贴身保姆
受改革开放的号召,很多家长要外出务工,他们要求给孩子办全托,杨武国因为没有学生宿舍而拒绝了。学生家长说:“没有钱,我们可以借钱给你建校舍,没有人力,我们可以出工帮忙。”看着学生家长期盼的目光和信任的眼神,杨武国夫妇咬咬牙决定扩建学校。
借一点,贷一点,赊一点,欠一点,修修停停前后花了70余万元。从接收留守孩子起,邵柏英便成了照顾孩子们的保姆,洗衣做饭一手包办,住校生最多达到51人。为了这些孩子,邵柏英几乎没有午休时间,晚上也要等到孩子们全部睡了才能休息。
一个周末,邵柏英回娘家了,这天恰巧学校有一个孩子生病了,既要带孩子去看病,又担心学校里没大人照看,剩下的孩子会出事,杨国伍分身无术,急得团团转,最后一咬牙,干脆带着所有孩子一路去。“有人取笑我像一头母猪带着一大群猪崽儿,我脸上在笑,心里可在滴血呀……”
选择付出就不苛求回报
由于资金短缺办学举步维艰,亲戚朋友有时会劝杨国武夫妇放弃,“我怎能放弃呢,如果放弃了,怎么对得起离不开我的孩子们,怎么对得起信任我的家长们?人生有很多种选择,选择了付出,就不要苛求回报,心安即是幸福。”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几十年来,夫妻俩无怨无悔、不计较得失,先后从学校送出去了50多名大学生,他们有的成了教师、有的成了银行职员、有的成了政府工作人员……
生活中邵柏英是个急性人,杨国伍却是个慢性子,可夫妻俩却能理解包容对方,默契地把家里大小事务打理得妥妥帖帖。杨国伍时常对人说:“这辈子我最大的恩人就是我老婆,她的信任支持和付出让我拥有了现在的一切。”
当地人时常会看到这样一幅别具韵味的“人约黄昏图”:夕阳西下的时候,杨国伍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儿们”,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乡间的羊肠小道上……
(潘芳 本报记者 刘艳)
新闻推荐
一伙暴徒洗劫商店,分乘8辆车逃窜……10月18日上午9时,郑州各警种快速集结,全城布控近500个卡点,搜捕拦截“嫌疑车辆”。随后,郑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郑州”发布,这是警方应急实战演练,请市民不要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