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庞卡兰布翁,印尼军警搬运打捞起的黑匣子。 (新华社 发 祖卡南 摄)据新华社雅加达1月12日电(记者 余谦梁 周檬)印度尼西亚搜救人员12日宣布,已打捞起失事亚航客机上黑匣子之一的飞行数据记录器。另一个黑匣子——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已被定位,打捞作业正在进行中。
印尼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苏利斯提约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天清晨7时,印尼海军潜水员成功打捞起飞行数据记录器,但驾驶舱话音记录器仍未找到。
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共有两个,即记录飞行高度、速度、航向等数据的飞行数据记录器和记录驾驶舱语音对话的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印尼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苏利斯提约此前宣布,海军潜水员当天清晨成功打捞起飞行数据记录器。
飞机黑匣子能向调查人员提供丰富信息,还原空难情景,对探寻空难原因至关重要。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黑匣子在从海里打捞上来时都会被泡进水里。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黑匣子能经受住爆炸、剧烈燃烧、水中浸泡等破坏。但在少数案例中,飞机急速解体坠海会导致黑匣子的外壳因挤压、碰撞而破裂,海水、泥沙和微小碎片随即涌入黑匣子内部,与其精密器件“密切”接触。黑匣子中支撑器件的基板、芯片、磁道等基础部分可能会因此受损,给修复、解读黑匣子信息带来很大困难。
如果黑匣子外壳出现破损,那么从海底泥沙中找到的黑匣子被直接“拎”出水时,进入黑匣子的海水、泥沙和其他杂质就会一股脑儿地涌出,这一过程肯定会对黑匣子中的各种器件造成二次损伤,还可能再度破坏初始信息,使日后的破译工作难上加难。
因此,在打捞黑匣子过程中,潜水员会在尽量减少直接拖拉的情况下,先在海底将黑匣子装入与外界隔离的特制水箱,而后再缓缓吊装出水。这样不但能避免上述“物理”损伤,还能防止海水中的盐分结晶和氧化反应等“化学”损伤。
每次空难的原因及破坏程度不尽相同,调查人员需用特种工具,通过清洗、真空干燥、数据下载、修复读取等步骤来解读黑匣子信息。如果顺利,这个过程最短也需要数周。而在某些情况下,黑匣子的破译和事故调查结论可能要到空难一年甚至数年后才能公布。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黑匣子打捞出海时为何要在水箱浸泡
新闻推荐
新闻事实:福建一名5岁的女童毛毛疑因在医院手术输血感染艾滋。事件查明,确系输注“窗口期”血液感染。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0日通报称,在官方介入调查前,这位艾滋病“窗口期”的献血者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