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刘明(化名)的手机被盗后,其最好的朋友王军(化名)主动向办案民警提供了3名可能偷盗手机的“嫌疑人”名单。可第二天,警方查明王军才是真正的偷盗者。
两千元手机不翼而飞
近日,在达川区安仁乡一所民房内,在某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刘明准备从卧室里拿出刚买的价值两千元的手机看时间。可是他将卧室翻了个遍,也没找到这部手机。
原来,当天中午,刘明请了几个同学在家中吃饭,然后去网吧上网。因为手机没电,他把手机留在卧室充电。可当他和同学王军上完网回到家中,才发现卧室内的手机已不翼而飞。眼看手机丢失,刘明难过地趴在桌上,一声不吭,而好友王军则在一旁不停地安慰他,“没事的,这东西跑不掉,肯定能找到。”
好友提供“嫌疑人”名单
据达川区公安分局麻柳派出所民警介绍,他们接报后迅速展开调查,根据现场掌握的情况基本可以判定此事是某位同学所为,此时,王军悄悄来到民警身旁,一本正经地说,“我怀疑有3个人可能会干这事,为什么我怀疑他们,这是有道理的。”随后,王军耐心地向民警一一说明了“怀疑的理由”。
到了下午,刘明见手机还没有着落,又哭了起来。看到好友难过,王军上前拍着好友的肩膀说,“警察还在查,没事的,丢不掉,你不要难过了。”为了安抚好友,王军主动提出要陪好友一晚,跟他说说话,于是两人一同回了家。
当晚,王军边安慰好友边谴责偷盗者。刘明事后回忆说,他怀疑了不少同学,可从来没有怀疑过王军。不仅没有怀疑,还被好友的行为深深打动。
原是“热心”好友干的
第二天上午,民警再次询问了当天在场的人,判断王军有重大嫌疑。于是,民警找来王军和其他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了相关法律知识和此事的利害关系。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民警给每个学生采集了指纹。随后,民警告诉同学们,警方已经从卧室床头柜上提取了一枚可疑指纹,只要回去一比对,就能知道谁拿的手机。民警话音刚落,王军脸就涨得通红,最终向警方承认手机是他拿的。
据王军交待,在网吧上网的中途,他趁刘明不注意,偷偷跑回刘明家盗取了手机,放在了路边的树丛内,然后不动声色地回到网吧继续上网。
(文内人名皆为化名)
(税月 本报记者 向也 实习生 周兰)
新闻推荐
乳腺癌离世 年仅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