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1亿人都去哪了? 真实劳动力被高估

来源:兰州日报 2015-02-10 15:41   https://www.yybnet.net/

广场舞大妈,有力无处花。半大学生娃,还不能养家。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16至59周岁的劳动适龄人口总数为91583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比去年减少了371万,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第三年绝对数量下降。而且,可能未来数十年内,都难以再改变这一趋势了。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意味着未来中国的抚养比将下降,养老压力沉重。青年劳动力不足。

事实上,中国的劳动力危机,比想象的更严重。数据显示,虽然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仍超过9亿,但是,2014年,中国的就业人口仅有77253万人,加上失业人口,减去少数超过劳动年龄返聘的人口,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大约在8亿左右。

劳动力人口,比劳动年龄人口,少了1亿左右,这1亿左右的人都去哪了?

事实上,在劳动年龄人口系列中,而没有成为劳动力人口的,有几个主要群体。一个是16岁以上的学生,一个是没有到法定退休年龄而内退的人口,尤其是我们所熟悉的“广场舞大妈”,其中就有很多是退出社会劳动的劳动年龄人口。

在减去这两个群体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真实的劳动力状况,更为严峻。

虽然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以16岁为起点,但是,社会时势最近几年发生了巨大改变。改革初期,中国多数青年初中毕业,就走向了社会,成为劳动力。而时至2014年,随着中国大学的迅猛扩招,中国的大学升学率,都达到了80%。导致最后的结果,是16岁至22岁左右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普遍成为非经济活动人口,没有参与就业。

这个群体的人数,比较容易估算。16岁正好是高中或者中专、以及其他职业教育的入学年龄,所以,高中在校生,加上中专在校生,大学在校生,以及研究生在校生,即是这个群体的总数。

2014年,中国普通高中生在校生人数,为2435.9万,“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山东济南找蓝翔”。这虽是一个流行的调侃之语,但是,似蓝翔这类中专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也接近2000万。而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校生人数为2468万,研究生人数,大约在179万。总计起来,16岁至20多岁关在校门内的半吊子人口,大约达6000万左右。

另外一个以“广场舞大妈”为代表的群体,虽在劳动年龄人口内,但是却不参加劳动。这个群体,以中老年女性为主体,中老年男性也有部分。预计55岁以下的女性,以及60岁以下的男性,内退和实际上没有就业意愿的人数,至少有几千万。

从劳动年龄人口到劳动力人口中间的1亿,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含金量不足,而这种状况,将使本来就严重偏低的劳动抚养比,更加雪上加霜,未来中国的养老压力,更为沉重。

更为严峻的是,劳动人口是一个动态的数据。根据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在2020年之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年均减少155万人;2020-2030年将年均减少790万人,2030-2050年将年均减少835万人。总计到205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2.5亿,按照劳动参与率推算,中国未来减少的劳动力人口,将在两亿左右。

当下,中国经济已经连续几年增幅下滑,跌破8%,而经济增幅下滑,正好与劳动年龄人口下滑的趋势一致,需要引起相当警觉。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停滞的时代”,正是与其人口的萎缩相伴。未来,随着全国最深重的老龄化时代到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迅猛飙升,经济前景堪忧。

而青年人口的萎缩,亦将重创中国的民族活力。我们所寄望的依靠创新实现转型的战略目标,将因为青年人的缺少,而大打折扣,甚至流产。

虽然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仍然有9亿,但是,如果再细分的话,我们会发现,在16至34岁,这个人类最富有创造力,体力也最好的的年龄段,人口只有4亿左右。35至60岁的中老年人,则有5亿左右。而且10年之后,青年劳动年龄人口还将下降1亿左右,而中老年劳动力年龄人口,将增加5000万至1亿左右。也就是说,中国虽然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仍然可观,但是,真正的精锐劳动年龄人口,却非常少,十年后将不足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算劳动力人口,这3亿多人口,还要再减少几千万不参与劳动的半大学生娃,中国最精锐劳动力人口,将更是远远少于3亿。

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景象。中国不仅经济增速下滑,所寄望的创新转型,也因为人口活力的丧失,青年人口的不足而付诸东流,陷入一个死循环。

缓解中国人口危机的出路,在于两头,一头是青少年,通过开放生育,应对未来严峻挑战。这是上策,一头在于延迟退休,这是下策,当下很多“内退”人员,纵使仍保留劳动,其劳动效率,也相对青年劳动力,相差太远。广场舞大妈大叔跳舞行,干活还是比不上青壮年小伙。

开放生育,其实并非容易的事情。纵使既得利益阶层愿意开放,大众的生育意愿,也被沉重的生活负担所压抑,同时,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生育率下降,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未来需要出台系列奖励生育的政策,推动生育率回升。

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青年人口的不足,导致尚未完成产业升级的中国,未来不得不依靠本国之外的青年劳动力。因为人口的生产不同于商品,不是一出生就成为劳动力,而是要等20年左右。在此期间,中国将被迫开放移民。当下,广东等地,来自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的移民,以及非洲的移民,渐成气候,逐步引起社会恐慌。而浙江也有不少来自中亚的“绿色人口”,上海的保姆市场,也出现越来越多的菲佣面孔,纵使是北京街头,亚非青年也随处可见。移民蜂拥而入,不是中国想不想控制的问题,而是计划生育导致的必然结果。

或者这将是最大的讽刺。用计划生育节制本国人民的活力与生机,用高房价迫使本民族的青年不得不为生计奔走而丧失朝气,原来最后是为他国人做嫁衣裳。

鉴于文化和人种的因素,中国未来应该重点开放东南亚移民,这些国家与中国文化接近,容易文化认同,可减少潜在的文化冲突。

新闻推荐

深改关键年 中央部委纷纷推出“硬举措”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强调,落实今年改革任务的责任重、要求高,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及早部署,精心组织。新华社记者根据近期中央...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亿人都去哪了? 真实劳动力被高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