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特别的年货”捎给“特别的人”——随“助学农民工”杨秀祥的48小时返乡记

来源:资阳日报 2015-02-12 22:29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王丽潘德鑫

2月7日17时,深圳市龙岗区亿达包装制品公司宽敞的车间里,杨秀祥正在流水线上麻利粘贴着手里的包装盒。第二天就要踏上返乡路了,见到家乡来的记者,又是惊讶、又是欢喜。

下班了,他拉着记者走进他的宿舍,床上摆满了要捎回家的年货:给老爸买的新棉衣、给左邻右舍孩子们买的糖果……

一样一样地装进公司发的新背包里,可最珍贵、最特别的年货,却是一个神秘的牛皮纸信封……

出发:

一份温暖的“特别贡献奖”

左手拿盒子,右手拿画笔,蘸着胶水在盒内底呈“十”字状涂刷,再将底衬仔细地装入盒中,用推板将气泡推平粘实——这就是杨秀祥的工作,同样的动作,每天要重复两三千次,在这家工厂,他干了8年。

30岁的苗族青年杨秀祥是贵州省惠水县雅水镇下兴村农民,因为家庭贫困,10年前读完中专的他,孤身一人到深圳打工。“现在我是熟练工了,每月收入能有4000元左右。”杨秀祥说。

2月8日上午,是亿达公司一年一度的年会和迎新春聚餐,老板会发红包给优秀的员工。开完年会,五六百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们聚在食堂吃一顿丰盛的“年饭”,就要陆陆续续背上行囊回家了。

“今天,我还要颁发一个‘特别贡献奖\’,表彰一位充满爱心、热衷公益的员工,也给山区的贫困儿童送去我们的祝福和爱心。”在颁发了多个奖项后,亿达公司总经理倪向平宣布,杨秀祥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奖金1000元。此外,公司集体募集5000元、老板捐助1000元,这个新年礼包是让杨秀祥回乡捐资助学的公益资金。

“这份奖励既温暖又珍贵,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因此获得帮助了。”获奖后的杨秀祥非常兴奋,他告诉记者,奖励给个人的奖金打算用作今年儿童节助学活动的活动经费,其余6000元捐款全部用于他和伙伴们创办的“育鹰计划”助学金。

归程:

一张意外的“免费高铁票”

虽然春节回家的车票非常难买,但母亲2009年去世后,再苦再难,杨秀祥每年一定要回家陪老爸过年。火车票便宜,但如果抢不到,只能花四五百元搭长途大巴车用近30个小时回家。

2014年底贵州开通了首条高铁——贵广高铁。今年1月,共青团贵州省委启动“青春号·创业范”——接在外奋斗的贵州“小伙伴”回家活动,通过网络、QQ、微信、客户端等媒体平台,招募在珠三角地区奋斗打拼的贵州籍青年第一次坐高铁返乡,感受家乡变化、赢得创业支持。

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这条信息,杨秀祥立刻上传自己的打工故事,很快就获得了几十个点赞,成为这项活动中第3个拿到车票的人。为他赢得点赞的,不是特别的打工经历,而是边打工边助学的善举。

从2009年开始,他就利用工作之余参加深圳的义工组织和志愿者服务,“打工生活非常枯燥,周末休息时间,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服务,他们的感谢总能让我发现自己的价值。”杨秀祥说,起初,他在一些义工组织的联络下帮助自闭症儿童,可每次他总是忍不住想起家乡那些因为贫困辍学,无法安心读书的贫困儿童。能不能帮帮他们,杨秀祥不断问自己。

2011年开始,杨秀祥把打工攒下来的钱,拿出一部分资助村里的贫困儿童。2013年10月,他和两位朋友发起“育鹰计划”助学行动,这个行动不仅获得家乡惠水县的支持,也渐渐赢得了深圳一些打工者和企业家的支持,截至目前已募集近5万元助学金,惠水县山区57名贫困学生得到捐助。

8日18时,收拾妥当的杨秀祥踏上回乡的路。他的返乡行囊很简单,一个双肩包、一个小腰包、一个拉杆箱。当然,还有被小心存放在腰包里的黄皮信封。

为了赶上次日早上7点从广州南站出发的高铁,杨秀祥乘公交、转地铁、搭高铁,提前一晚就从深圳的工厂赶到广州南站。23时,经过5个小时的奔波,到达火车站候车室,附近的酒店他舍不得住,在车站麦当劳餐厅要了一杯可乐,他打算在餐厅椅子上借住一宿。

9日凌晨,杨秀祥终于登上D2802次高铁列车,虽然几乎整夜未眠,可第一次坐上开往家乡的高铁,他兴奋地笑着,这看看、那望望。“5个小时,真不敢相信,车票比长途大巴还便宜得多,要是以后都能坐高铁回家就好了!”他说。

回家:

一个珍贵

的“新春大礼包”

5个多小时后,杨秀祥乘坐的农民工高铁专列抵达贵阳北站。拖着行李箱,他先来到贵阳长途客车站,贵阳到惠水县城不久前开通了高速公路,他很快买到了14时30分开往惠水县的车票。乘高铁、转高速,家乡交通建设的巨变,让杨秀祥今年的返乡路格外顺畅。

简单吃了一碗牛肉粉,他登上返乡的大巴车。只用了1个小时,汽车就到达了惠水县城。他的两位好友、多年来一起募捐助学的“小伙伴”罗朝珍和杨院早已等候在车站。沿着通乡公路又行车1个多小时后,17时许,杨秀祥终于走进了熟悉的村口,看到他的身影,等候多时的姐姐跑过来帮他拿行李,父亲远远的挥手和笑容让他温暖无比。

一栋破旧的木房子,屋外的寒风肆意穿过房顶墙面大大小小的窟窿,屋里灯光暗淡,唯一的有声电器是一台微型收音机,偏屋里有一个锈迹斑斑的小火炉。

炉火越烧越旺,众人围坐言欢。杨秀祥用苗语和父亲、姐姐轻声交谈着,虽然听不懂,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让记者明白了杨秀祥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家人的理解是对我打工助学最大的支持”。

简单的问候之后,杨秀祥和两位好友提出要去一趟同村的杨雨琪家,出发前那个黄色信封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原来,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杨雨琪也是“育鹰计划”的资助对象之一。她去年考上大学时,“育鹰计划”就资助了3300元,黄色信封里的1000元正是给她的助学款。

这几天,除了和家人团聚,他还要和伙伴们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把更多爱心送给大山里的贫困孩子们……新华社贵阳2月10日电

新闻推荐

中国艺术人才培养计划 关注家居设计

近日,全国首个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全公益项目—中国青少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首期冬令营宣告结束,主办方将家居室内设计作为这次为期半个月的活动主题,通过名师指导、全方位互动为中国家居室内设计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特别的年货”捎给“特别的人”——随“助学农民工”杨秀祥的48小时返乡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