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心理医生成药品“快销员”?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5-03-25 10:07   https://www.yybnet.net/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尴尬:你赶往医院,渴望一次心理上的疏导,但却面对的是“做几道测试题”和“领回一大堆药”的匆匆结局。

尴尬背后是巨大的反差:同样心理诊疗一小时,医院收费不到50元,社会上心理咨询师开价1000元……

在社会压力感日益增大、精神疾患不断增加的同时,作为“王牌军”的心理医生到底怎么了?

半天30个患者——心理医生成药品“快销员”?

“我想要的是和医生倾诉解结,不是塞给我一大堆药让我吃”。

在沈阳某大学读书的大三学生小丽(化名)因压力大,经常做噩梦夜半惊醒,在朋友的建议下去一家省属医院的心理门诊看病。“大夫直接让我做一份人格量表,然后就据此诊断开药,根本不听我倾诉。这哪里是心理医生?简直像是药房售货员。”

在北京工作的王女士曾去一家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不专业”是她就医的最大感受。“医生让我做症状自评量表,好多都是‘容不容易入睡\’‘生活有没有意思\’之类模棱两可的题目。在勾选‘偶尔\’‘有时\’‘经常\’‘持续\’四个选项时不知如何界定,医生就让我看着选。”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何茹表示,目前综合医院的门诊患者中,有20%左右受到身心疾病的困扰,然而心理疾病的医学诊疗却相对开展不足,处于边缘化。

据了解,目前“重开药轻治疗”已成为心理诊疗行业的多发现象。沈阳一位心理医生告诉记者,有不负责任的医生出门诊时大量压缩问诊时间,一上午能看30名患者,无法保障就医质量。

“医生不爱搭理我,可我的心理需要慰藉,只能去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室。”咨客小李说。

据了解,为了加速看病,有的医生来不及等患者把话说完就直接开药。“按照心理诊疗常规标准,单例病人首诊时间应达到40分钟,复诊时间至少20分钟。综合算来,一名心理医生一上午就算不上厕所不休息,接诊患者数不应超过10人。”何茹说。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心理医生多采取生物医学模式进行药物治疗,甚至有开大处方的情况,而对于心理咨询模式的技术治疗则相对抵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精神科大夫坦言,和病人说话是在浪费时间,“说再多话也没有利益,开药才能有提成”。

资深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孙波说,目前精神治疗类药品没有专注于青少年专用药物的研发,一些药品含有激素,有可能对青少年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一些药厂甚至拿钱收买心理医生,让其按照药厂的测试要求,得出用药品质的合格数据。这些带有虚假数据的药品,就被临床医生用在了病人,尤其是青少年患者身上。”

4小时收198元——没法盈利谈何治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科教授王旭梅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成年人群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7.5%,约有1.7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

与大量患者需求相比,目前中国医院设立心理科室数量较少,且多以门诊形式为主,开辟住院部门的则更少。以沈阳为例,目前大部分省属医院和部分市属医院都设立了心理门诊,但只有两家医院开设心理病房。业内人士表示,因心理病房创收能力差,在医院相对边缘化,大多数医院设立病房的积极性不高。

据了解,即使是省属医院的心理病房也面临效益不佳的问题,病人较少时月收益十几万,在医院排名大多倒数。而十几万的月收入,还得拿出来一部分给医务人员发工资,给医院创收的更少。“社会整体医疗系统心理病房的缺失,使得医生难以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长时间观察,仅通过患者的片面表达很难准确诊断和接近疾病本质,也难以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进行有效结合。”何茹说。

据了解,目前沈阳市物价局规定心理治疗费是40分钟收33元,之后每20分钟加15元,此标准已经27年没有调整。而咨询服务定价严重滞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已成为全国普遍现象。

何茹告诉记者,自己不久前为一位大学生患者做了超过4个小时的心理治疗,一共收费198元。“缴费时患者以为自己眼睛花了,特地跑上来问我‘怎么收费那么低\’。如今市面上的普通心理咨询师都是每小时200至500元,要价高咨询师甚至达到每小时1000元。”

业内人士表示,咨询费标准过低,使医生缺乏开展心理咨询治疗的动力,再加上部分心理医生职业道德感相对欠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大量开药赚取药品提成,成为“光开药医生”和“速诊医生”。

心理医生群体——也需要诊疗解困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工作不受重视、收入偏低等原因,导致心理人才大量流失;而“光开药医生”和“速诊医生”的行为,也容易引发心理疾病患者对医生、医院的不信任,使整个医疗行业形象受损,部分患者从临床治疗流落到社会,面临非正规咨询耽误治疗的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排行中居首位,而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却不足五成,导致首诊误诊率较高。专家指出,院内和院际之间的转诊机制、心理医生参与的会诊机制尚不完善,也致使部分心身疾病患者没能得到有效诊治。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一个骨灰盒 养了多少人——直击殡葬业“白色暴利”

审视殡葬行业,无疑更添“死不起”的蚀骨之愁。“一条龙”打包屡禁不止、殡葬服务十倍暴利已成行规、墓地利润超地产、以墓养守……被称为“白色暴利”的殡葬业,究竟有着多少玄机?“一条龙”“坟地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心理医生成药品“快销员”?)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